戰斗,為了姚明
俺是從電影《東成西就》里第一次了解到“天妒英才”這個詞的。
丐幫有史以來最年輕英俊、雪白干凈的少幫主洪七高喊著“天妒英才”,一頭跳下了懸崖。姚明雖不至于跳崖,但想必他這會兒的心情也是沮喪至極。曠世英雄每每被一個看似極小的弱點所擊倒,這無疑是最令人扼腕的,就像那個著名的“阿喀琉斯之踵”。想來不少人評論此事時,會把姚明與阿喀琉斯相提并論,但阿喀琉斯至少可以痛恨他母親,為什么在冥河里為自己洗澡時要握住腳踝,而面對著姚明的腳傷,我們卻連痛恨的對象都搞不清。
火箭隊官方給出的受傷原因是:“并不是因為某次特別的事件,而是骨頭日積月累承壓所致。”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無法認定誰是姚明受傷的最大責任人,但無論是火箭還是中國籃協都難辭其咎。數據可以證明我們的指責并非很黃很暴力——本賽季姚明場均上場37.2分鐘,居全隊之首,同時也是6個賽季里最高的,而大多數NBA球員夏天在海邊度假時,他還得帶領中國男籃東征西討。過度地透支著體能和健康,這讓姚明的左腿不堪重負,3年里上了6回手術臺并非偶然。
事實上,在身材高大的運動員中,應力性骨折并不罕見,諸如“大Z”、薩博尼斯、趙蕊蕊等大個子都深受其傷。原因很簡單,同樣的一塊骨頭,卻要支撐著比常人更重的體重,再加上激烈運動的沖擊,受傷的概率自然也要比常人大得多。這個道理火箭和中國籃協并不是不懂,但問題在于,他是無可替代的姚明,是火箭與中國男籃的支柱,是所有希望的凝聚點。真正壓倒姚明的并不是他的身高和體重,而是外界過多的壓力和期望。
但在一夜之間,擎天的支柱轟然倒下,我們必須要面對沒有姚明的火箭和中國男籃,這就是現實。本賽季的聯賽肯定是報銷了,能不能打奧運會也是個問號,姚明說,如果無法出現在奧運會上,那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遺憾”。 磨難既已形成,巨大的創傷也只能通過時間來修復,悲天憫人或是自暴自棄都無法解決問題。現在的關鍵是,假如姚明真的打不了奧運會,我們能為他做些什么?
昨天的火箭球迷在場邊打出標語“Fighting,Do it for Yao”(戰斗,為了姚明)。當失去一個強有力的帶頭大哥時,意味著小弟們需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和爭氣。沒有了馬拉多納的阿根廷隊軍心渙散,兵敗如山倒;沒有了加索爾的西班牙隊卻眾志成城,硬生生將拄著拐杖的加索爾抬到了世界冠軍領獎臺上。
麥迪和火箭的兄弟們昨天把13連勝送給了坐在場邊的Yao ,接下去他們還要為他戰斗。而大郅、阿聯和中國隊的同志們也得準備為大姚拼殺。讓我們都做點什么,讓姚明安心養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