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10屆為一個階段的話,作為新階段的開篇,第十一屆全運會應該有些不一樣的風貌。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之后,這樣的訴求愈發明顯。
既然不是開天辟地頭一回,照貓畫虎地辦一屆中規中矩且像模像樣的綜合性大賽并非難事。對于第11屆全運會主辦方山東省來說,遠可以對比4年前的江蘇全運會,近可以借鑒1年前的北京奧運會,然后把本屆全運會踏踏實實地辦下來。
但也正是因為有了北京奧運會的榜樣,曾飽受爭議的全運會必然要面對求新求變的壓力。而如何把一直喊得很兇卻很少落到實處的全民健身真正加入到全運會中來,如何讓一個地區確實從舉辦一屆運動會中得到超越競技體育本身的收獲,便成了擺在主辦方面前的首要課題。
令人欣喜的是,山東省沒有食言。在他們喊出“要力爭大金牌”的口號后,我們看到,他們沒有給自己戴上“金牌榜第一”的枷鎖,而是實實在在地將全運會變成“全民全運”,變成一個老百姓可以參與可以體會可以在將來享受成果的契機,變成提升全民素質的臺階。
本次全運會賽事場地分布之廣堪稱歷屆之最,在給記者采訪增加麻煩的同時,卻讓更多城市的百姓得以在日后享受現代化的健身設施。保障比賽順利進行無疑是重中之重,但從城市覆蓋到農村的全民健身理念和行動,相信自會讓更多的百姓受益。
盡管體操、乒乓球和跳水等高水平賽事的提前舉行,令開幕后的“主菜”有些失色,但當舉辦全運會的意義真正超越競技體育后,這樣的失色并不黯然。
遺憾的是,在東道主至少不再把金牌榜的得失放在口號中后,中國體育圈的價值取向卻依然如故。
自冬季項目3月率先鳴槍后,有關全運會賽場的“負面新聞”就沒斷過。向看臺豎中指的,以百米速度追打裁判的,像泰森一樣咬人的,掉進“藥罐子”的,裁判不公平以及最近發生的“跳水金牌內定說”,全運會的焦點正逐漸偏離正常軌道,被沒完沒了的場外新聞所替代。
前來考察的國家體育總局各中心領導及各支國家隊的掌門,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辟謠上,諸多省區市代表團的負責人,也動輒把“我們沒有花錢打點”放在嘴上。圍繞金牌榜排名的爭奪,成為綁在代表團身上無形的繩索,讓原本“重在參與”的全運會變了味道。
因為房子、車子和票子的巨大誘惑,全運會成了不少運動員和教練員一戰定終身的角斗場。因為政績工程的巨大壓力,不少地方體育局領導不得不兩眼緊盯金牌榜。在這樣的氛圍下,錦標主義的泛濫和丑聞的頻發也就不難理解了。
只是,在國人已經開始從奧運人文遺產中受益,全運會的主辦方已經開始轉變辦賽觀念時,身為直接參與者的體育圈中人卻仍然困在圍城中,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
大金牌之喜與小金牌之憂的同時呈現,使得本該作為全國綜合性賽事拐點的第11屆全運會,在開幕之前就有了喜憂參半的味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