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在中國球迷中可謂家喻戶曉,他所帶領的國家隊被稱譽為“最具觀賞價值”的一屆。他,就是前中國男足國家隊主教練蘇永舜。
為應邀出席本周二晚舉行的“萬力之夜——廣東足球60年頒獎典禮”,蘇永舜近日從加拿大專程回到廣州。
雖然年屆75歲高齡,但蘇永舜仍十分關注國內足壇的時事。昨天,蘇永舜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流露出他對中國足球和廣東足球的獨特看法。
“在中國足球處于低潮的時候,還有人關注廣東足球的過去,證明老百姓和球迷對廣東足球的情感還在。”
移居加拿大多年的蘇永舜,日常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上網瀏覽國內新聞。“我主要看兩樣東西:一是國內最新的大政動向;二是國內的體育新聞,尤其是足球新聞。”蘇永舜說。
對于廣東足球界這次舉辦“60年60杰”的系列活動,蘇永舜第一時間就在網上獲悉了。“我從網上得知這件事情,很高興。在中國足球處于低潮的時候,還有人關注廣東足球的過去,證明老百姓和球迷對廣東足球的情感還在。今年廣東足球是有點起色,搞這個活動,對廣東足球的重新奮起肯定是個推動。”蘇永舜說,“我看到自己進入了60杰名單——我是中國足球的一個失敗者,但畢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證明別人還是承認自己價值的。我70多歲的人了,能不能進前十并不重要,關鍵是這件事情本身很有意義。所以,當我接到電話,就決定回國參加典禮。”
“歷史證明,廣東足球什么時候能貫徹自己固有的技術風格,就一定能取得成績。‘南派’風格絕不會消亡,因為他符合現代足球發展的核心追求。”
蘇永舜帶領廣東隊在上世紀70年代兩度在國內登頂,被稱為是“南派”風格走向成熟的關鍵締造者。回顧“南派”風格60年的發展歷程,蘇永舜說:“廣東足球60年來有起有伏:上世紀50年代有過一些成績;60年代回落;70年代在50年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創造了第一個高潮;80年代繼續發展;90年代開始大幅回落,直到目前還沒有真正重新崛起。歷史證明,廣東足球什么時候能貫徹自己固有的技術風格,就一定能取得成績,什么時候不尊重這個規律,那成績一定不理想。‘南派’風格絕不會消亡,因為它符合現代足球發展的核心追求。”
蘇永舜認為,“南派”風格并非一成不變,但講求豐富和融合,也絕對不能把本質的東西拋棄掉。“一個球隊的風格,與一個教練員的戰術思路是相吻合的,但關鍵還是要靠有能力的球員實現。不管這個球員來自南方還是北方,只要他技術過硬,那么他適應‘南派’風格就不會有任何問題。”蘇永舜說,“一支整體技術含量高的球隊,即使有其他類型的球員加入,只會豐富綜合戰斗力,而不會改變打法風格。比如,強力中鋒拉爾森去了巴塞羅那,并不會改變巴塞羅那華麗的進攻風格。”
蘇永舜還表達了一個觀點:“我希望看到更多廣東教練能活躍在國內職業聯賽的賽場。為什么現在很少?這與近20年來廣東足球的整體地位不高有關。”
“對高洪波來說,選材面太廣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能力接近的人太多,他都想試試。”
蘇永舜對目前正在進行的中超聯賽同樣很關注。上周六的穗陜之戰,蘇永舜本想親赴越秀山現場觀戰,但因天氣太熱而作罷,改為看電視直播。“現在中國足球最突出的問題是缺人,就是找不到技術突出、特點鮮明的球員。”蘇永舜說,“比如今年的中超,那么多隊伍積分相近,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各隊的球員大都類型相近,水平接近。以前我帶國家隊的時候,每個位置就固定幾個人,因為他們的能力都是大家公認的。現在,每期集訓都會有很多新面孔,其實,對高洪波來說,選材面太廣恰恰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能力接近的人太多,他都想試試。”
蘇永舜認為,要出球星絕不能違反客觀規律,加強青少年培養是唯一辦法。“要出好球員,首先要有好的青少年教練。像過去冼迪雄指導帶的廣東青年隊,能有七八人上國家隊,現在要想重現這種成就實在很難。”蘇永舜說,“現在中國的青訓問題是,有水平的教練員待遇太低,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就是教練員水平確實不高。”
“中國足球屢戰屢敗的原因就在于我們不敢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往往喜歡把敗因推到其他方面去。”
提到中國男足國家隊,蘇永舜絕口不提當初他帶隊時候的一切細節。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始終認為,過去30年來,中國足球屢戰屢敗的原因就在于我們不敢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往往喜歡把敗因推到其他方面去。從國家隊來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在亞洲是有一席之地的,那時候我們球員的技術和意識起碼在東亞區不遜色于韓國隊和日本隊。但目前呢,起碼我們的技術與日韓相比差距不小。”
“1997年十強賽,有人首先提出‘二流論’,當時我也反感,不承認。但這幾年,從客觀的比賽成績看,中國足球確實已經無法逃避淪為‘亞洲二流’的現實,關鍵原因就是我們的技術全面落后了。”蘇永舜說,“我很高興看到今年廣東全運隊拿到銀牌,更高興看到徐根寶打造的技術流冠軍隊、國家隊也提出要走技術之路。這些都證明,大環境開始改變,中國足球界開始注重技術了。我認為是好事,如果走在正確的路上,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國足球還是會好起來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