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場上素有 “第四節崩盤”一說……中國男籃與黎巴嫩男籃比賽的第四節,中國隊險些品嘗苦果。距離全場比賽結束還有4分鐘的時候,中國隊一度以60∶50領先對手10分,但球隊最終僅靠黎巴嫩隊最后一投不中才以71∶68險勝!
本屆亞錦賽前,在7月30日同澳大利亞明星隊的熱身賽中,中國男籃在第四節也曾領先對手15分之多,但最終僅憑借王磊最后一秒的 “打3分”,方以81∶80贏下比賽。“郭家軍”緣何頻頻在比分領先的第四節瞬間短路?
其實,在上賽季的CBA賽場,郭士強執教的遼寧盼盼隊也多次遭受 “第四節崩盤”的打擊——在主場對陣北京、東莞等隊的比賽中,遼寧隊在第四節曾多次重演習慣性崩盤!
“贏球靠防守! ”這是郭士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名言。隨著對手實力的增強,中國男籃的防守力度必然會隨之加大。面對黎巴嫩“雇傭軍”的肉搏,中國男籃在防守端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以遏止對手的進攻,可全場高達24次的犯規卻說明,在這場肉搏戰中中國男籃防得很吃力。
比賽中,黎巴嫩隊的強行突破讓中國男籃的內線形同虛設,而第四節對外線防守的失位則給對手提供了連續命中三分球的機會。除了防守,中國男籃在籃板球拼搶環節再現軟肋……
不僅如此,到了關鍵的第四節,王治郅提前領到5次犯規被罰下場,隨后控球后衛劉煒主動失誤送給黎巴嫩隊2分,這讓比賽形勢變得異常緊張。而在關鍵時刻,中國男籃已無姚明似的中堅核心挺身而出……
顯而易見,缺少姚明的中國男籃在防守上、籃板上、關鍵球及關鍵分的處理上都要降低一個檔次。個人能力不強導致教練員的戰術部署貫徹不力,這便是中國男籃第四節吃緊的一大客觀因素。
當然,中國男籃頻頻在第四節危機畢現也同主教練郭士強的臨場指揮、應變能力不無關系。事實上,缺少“小巨人”姚明,中國男籃的內線進攻實力已大打折扣,客觀而言,郭士強在戰術端還是有所調整的。但是,面對不同的對手,中國男籃必須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尤其遇到像黎巴嫩這樣崇尚進攻的球隊,就不能再將進攻作為第一手段。
僅從中、黎之戰來看,當王仕鵬和孫悅的突破不能打開局面時,當內外線的銜接被對手攔腰截斷時,郭士強沒能及時調整進攻策略,從而造成了多次無謂失誤,浪費了許多進攻機會,這些均暴露出郭士強臨場應變能力的不足。
特別是中、黎之戰的第四節,郭士強作出了一次令人費解的人員調整:在局面大好之時,用已經4次犯規的王治郅換下狀態正佳的杜鋒!對此,郭士強賽后的解釋是,“這主要是出于進攻考慮。 ”在比賽時間無多、領先對手10分的大好形勢下還在考慮進攻?而在這波所謂的“進攻”中,中國隊卻讓黎巴嫩隊打了個7∶0,自己則一分未得……
□本報記者/朱才威12日電自天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