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影怎樣進行商業化?
在今年5月的戛納電影節上,華誼兄弟攜《唐山大地震》片花及海報亮相,短短幾天之內,即與7個國家簽訂合約。同時,該片也已經報名參加柏林電影節。
進入國際市場,《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商業運作有目共睹,但是,姚建國卻說,《唐山大地震》在最初定性上就是不做商業電影,而是要宣揚主流價值觀,弘揚主旋律,表達人間大愛。
其實,早在2006年唐山地震30年之際,唐山市就曾主導拍攝過一部紀念電影,名字叫《但愿人長久》,當時的投資是300萬元,而姚建國正是這部電影的編劇與制片。電影的情節和《唐山大地震》極其相似,但是在放映后卻沒有引起過多的反響。“主旋律”電影到底能不能商業化?怎樣商業化?早前,唐山方也曾考慮過用張藝謀、陳凱歌等國內知名導演。而當時張藝謀正在執導奧運會開幕式,而陳凱歌在美國拍《梅蘭芳》。國家廣電總局極力推薦馮小剛時,唐山方的第一反應是,擅長以小人物反映現實生活,拍攝商業賀歲電影的馮小剛是否具備掌控大歷史題材的能力。而就在此時,馮小剛的《集結號》上映了。姚建國說:“他用商業化的手法表現了一個很紅色的題材。這正是與我們想要表達的情感堅守,人間真情相契合的。”此后,唐山方迅速與馮小剛進行接洽,馮小剛提出以《余震》的故事作為藍本,雙方立刻達成了一致共識。
再投300萬打造電影前宣傳片
為實現城市宣傳和包裝的終極目標,唐山方還特別聘請了北京的制作公司,耗資300萬元打造了電影開場前的城市宣傳片。宣傳片中,唐山新景觀曹妃甸經濟區、南湖生態園、第一輛國產動車組、唐山皮影等唐山元素一一登場亮相,每一位看《唐山大地震》的觀眾都能通過這部宣傳片對唐山加深認識。
電影和城市,從根本上來講其實并沒有密切的依存關系。但作為促進城市旅游、文化和企業的發展的最有利宣傳途徑,電影的非凡意義越來越難以被忽視。早在1986年,由謝晉執導的電影《芙蓉鎮》,就讓湘西王村這個普普通通的村落,一夜之間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后,其場景山西喬家大院引來了《昌晉源票號》、《血濺玉芙蓉》、《喬家大院》等20余部影視劇劇組的進入,現在喬家大院每年接待游客可達上百萬人次。
網絡上的一份調查顯示,有超過四成的游客會因為喜歡一部影視作品,而專程去其拍攝的外景地旅游,電影對一個城市的宣傳深義不言自明。 記者 陳妍妮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