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一部戲,一段緣,一輩子
【走近文藝家】
87歲的他,跑了半生的龍套,直到第80個角色才演上主角。他塑造的濟公形象,幾十年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成為觀眾心中永恒的經典。他說,演員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謀生,總要留下一點痕跡。
有的演員一生飾演過很多角色,可沒有一個能夠被人記??;有的演員僅憑一個角色,就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87歲的游本昌屬于后者。
對于游本昌,今天的00后可能相對陌生,但他飾演的濟公卻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電視劇《濟公》已經播出35年了,但直到今天,只要“鞋兒破,帽兒破……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的歌聲響起,那個身穿破僧袍、手搖破蒲扇,看似瘋瘋癲癲、實則身懷絕技的濟公形象,便會立刻浮現在很多人的腦海中。
1956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后,游本昌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工作。在《濟公》之前的近30年里,游本昌共飾演了79個角色,幾乎都是跑龍套。不過,他堅信“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主角下多大功夫,他也下多大功夫。
《夢想永遠不會太晚》一書這樣記述游本昌的“龍套演員”經歷:為演好話劇《大雷雨》里的“農奴”,他看了19本書,只有這樣,他才能確定這個龍套該怎么演,才能在心里構架起這個“老農奴”的穿著打扮、衣食習慣、心理邏輯。女主人自殺后,游本昌飾演的“農奴”在最后一場戲里走過場,他看著茫茫大海,在大幕拉上之前,流下無可奈何的眼淚。這一個短短的過場一句臺詞也沒有,卻留下一段經典表演,被評價為“經典的龍套”。
人們熟識游本昌,是從他飾演濟公開始的,那時他已52歲,第一次飾演主角。
《濟公》開拍前,導演張戈對濟公這個人物仍把握不準,向游本昌征求意見:濟公這個人物該怎么演?游本昌挑起右眉,瞇起左眼,沖著張戈來了句:“你覺得濟公應該是什么樣的?”張戈眼見游本昌那恣意抖動雙肩的嘻哈態,突然恍然大悟:“對!對!就是這樣!”
幾十年的“龍套積淀”,為游本昌贏得了藝術生涯的第一個主角。為了塑造好這個人物,他花費很多心血,并從那天起與濟公結緣。
《濟公》開拍前,游本昌閱讀了大量有關濟公的文學作品,“破僧衣,不趁體,破僧鞋,只剩底,經不談,禪不理,吃酒開葷好詼戲……”看到書中的描述,游本昌覺得首先得從穿著打扮上做起。
劇組提供的是新僧袍,游本昌把它掛起來,在這里剪一下,把那里磨一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加工,把一件新衣服弄得破破爛爛,很多人看了以為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設計好了服裝,他又故意用眉筆把牙齒涂黑,“鞋兒破、帽兒破”的濟公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觀眾面前。
演員應該尊重編劇,但好演員從來不會盲從劇本?!稘穭”局?,濟公跟欺壓百姓的宰相稱兄道弟,游本昌認為這不太符合濟公看淡名利、好打抱不平的人格形象,于是對劇本進行了修改,讓觀眾看到了濟公大鬧宰相府、戲弄為虎作倀的惡人、解救被欺壓的百姓的橋段,濟公外表瘋癲卻專管人間不平事的形象更加鮮明。
電視劇中,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讓人羨慕不已,尤其他大口吃肘子的場景讓一些小孩子流了不少口水,可只有游本昌知道,“那肘子一點也不好吃”。
拍攝時正值盛夏,氣溫高達39度。頭一天下午,劇組買來生肘子,用塑料袋包裹著。第二天一直到下午才開拍“吃肘子”的戲。那肘子烤的時候聞著是香的,吃的時候一咬卻是臭的。攝像機已經開啟,導演也在邊上指揮著說“咬咬咬,嚼嚼嚼”。“我就大口又咬又嚼,一副吃得很香的樣子。”游本昌回憶道:“那鏡頭拍攝了好長時間。最后導演說停時,我終于忍不住全吐了出來?!?/p>
游本昌演活了濟公,創造了經典,頭頂破帽子、手執破蒲扇的濟公形象永遠印在了人們心中。當年,《濟公》曾引發觀劇熱潮,一些頑童為模仿濟公的樣子,不知弄壞了各自家里多少把蒲扇,更有甚者,模仿濟公從身上搓下泥球當作藥丸給小伙伴“治病”。今天你到一些寺廟去參觀,一些濟公塑像甚至也是按照游本昌版濟公形象塑造的。
《濟公》之后,游本昌又先后主演了《濟公》的續集《濟公活佛》《濟公游記》。他愛上了濟公這個人物,并在現實生活中身體力行踐行濟公文化——濟公濟公,濟世為公。2013年,80歲的游本昌賣掉房子,成立了“游本昌藝術團”,希望“以文藝化導人心”。他說,演員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謀生,總要留下一點痕跡。這個痕跡,在游本昌那里顯然不是物質財富。
近兩年,已過耄耋之年的游本昌,越來越“潮”,玩起了新媒體,一句“貧僧我又回來了”把很多網友帶回了童年。他稱呼網友“親愛的娃娃們”,網友們則叫他“濟公爺爺”。游本昌制作發布了大量短視頻作品,利用自己80多年的人生財富,幫年輕人解答人生疑惑,傳授藝術經驗,傳播傳統文化,近期更是大力宣傳防疫知識,為戰疫加油打氣。“so easy”“奧利給”(網絡語言,有“加油”的意思),視頻中,游本昌時不時冒出各種網絡用語,并伴以夸張的肢體語言,聲音洪亮,表情豐富,濟公還是那個濟公,舉手投足間還是那么親切可愛,游老爺子也真是童心未泯。
(本報記者 韓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