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黃金周期間,中國銀幕的4/5讓給了一部好萊塢影片,首先當然因為觀眾愛看,
而院線無底線地為市場讓步的過于急功近利行為,并不只是市場的責任,更不是好萊塢電影的過錯
★ 文/列孚
中國內地還沒有一個權威的每天電影票房排行榜。要是有,這兩周恐怕會讓所有中國電影人天天飲食不安,覺睡不穩。不過,大家也早通過種種渠道了解到,在這一檔期,好萊塢強片《蜘蛛俠3》占去了中國首輪電影3200塊銀幕的80%以上。而同一檔期上映的中文電影《明明》《紅美麗》票房慘淡。
這個情形既可以想象,也屬情理之中。盡管兩片的主創者個個忿氣難忍,向發行商、院線發炮,甚至要向好萊塢發泄,還要站到電影院去為自己的電影賣票,以示抗爭。個別從來沒有票房貢獻的導演,如賈樟柯也跑出來湊熱鬧,這就更大可不必了。賈樟柯對票房哪來的發言權呢?而另一個“加把口”者張偉平(《英雄》《十面埋伏》制片人)更讓人感到可笑,他好像忘記當年他自己那部“大片”是曾經如何霸道。
國產電影在同檔期票房慘淡“屬情理之中”,原因很簡單,《明明》和《紅美麗》并不是娛樂性豐富的電影,當觀眾早就作了在“五一黃金檔”要“揮霍”和及時行樂的打算時,他們首先選擇的當然是讓自己娛樂消遣,而不是讓人看得有些費解的《明明》或看上去感覺有些異樣的《紅美麗》。更何況,《蜘蛛俠》既有往績可尋,更因為有風靡數十年同名連環漫畫基礎,擁有三代,甚至是四代的讀者。就算是退一萬步,《蜘蛛俠》沒有這種種背景集,而是一部全新原創,僅20億人民幣的制作費就已讓許多觀眾好奇而往了。
要怪,就怪我們的院線還沒有從總是過猶不及的怪圈中走出來,來到一個常態性的市場生態圈。
首先,“大片”一詞的濫用,這原本是相關部門莫名用的“進口分賬大片”一詞,既誤導了傳媒,導致“大片”一發不可收拾;在一定程度上也誤導了市場,成為院線想借此拉高票房的稻草。各院線也巴不得天天上“大片”,對任何反對聲音出現,反駁理由一律美其名曰“市場需要”。
再者,筆者不認為中國內地的電影市場化比香港更市場化。以這次《蜘蛛俠3》為例,香港8條院線的影院也把大部分時間都給了該片,但是,香港有一條叫做新寶院線的,有6家影院、11個映廳,用了6個映廳全天放映中文影片《十分愛》,5個影廳全天上映《蜘蛛俠3》。新寶院線本身是一條專門以上映中文片為主的院線,“大片”當前,并沒有像內地院線那樣一股腦地就將中文片趕下銀幕或只改上一兩場,其余換成“大片”。也就是說,新寶院線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品牌和責任。此外,就算其他院線也并不全然以該片為獨大,百老匯院線旗下一家影院有4個映廳,除了安排一個廳上映《蜘蛛俠3》外,其余3個廳上映的是其他五部影片。
香港電影正處底谷,連香港電影院線、發行公司尚會做到雖有所傾向但絕不一窩蜂,且香港電影人也絕不會因為院線不夠照顧中文電影,而罵好萊塢“搶”走了香港電影觀眾。好萊塢這次還第一次打破了由中文電影保持的首映當天票房紀錄(原紀錄由《少林足球》保持)。香港電影人更多會為自身電影為何沒落而擔憂,絕不會將“不幸”發泄到別人身上。事實上,在香港哪一天沒有好萊塢電影在上映?
這才是成熟的電影市場常態。
一個開放的市場,才會有開放的大格局。內地現在只是個局部開放的市場,相關法規也不完善,或有也未必獲得執行、落實。因為市場開放的局部、很有限度和低層次,也使得電影發行公司、各大院線恨不得天天都有《蜘蛛俠》上映。一個常態性的市場規律是通過開放的心態和相關真正落實,才可以建立起來。任何浮躁不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和矯枉過正的粗率,所以,也才有《明明》《紅美麗》的主創人員的心浮氣躁,賈樟柯才會忙不迭地“加把口”。
中國的電影市場、官員和我們的電影人,什么時候可以早些成熟?我們期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