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臺灣地區大師級導演侯孝賢拍攝的電影《紅氣球》為本次電影節做了閉幕放映。在電影節期間,侯孝賢率主演宋芳和外籍小演員西蒙與媒體見面,在接受采訪時,60歲的侯孝賢留下一句豪言壯語:我拍電影要一直拍下去,直到自己拍不動為止。
1955年,拉莫里斯執導了只有三十分鐘的短片《紅氣球》,而這部影片成為歷史上的經典,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短片大獎及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影片沒有對話,表現了一個小男孩與他心愛的一只紅氣球的故事,揭示兒童不為成人所知的內心世界。從此之后,《紅氣球》題材無人再敢拍。
侯孝賢介紹說,拍攝《紅氣球》真是無心插柳,靈感雖然來自拉莫里斯的同名電影,不過并不是翻拍之作。“我在韓國釜山電影節上遇到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學生宋芳,覺得這個女孩子的氣質很沉靜。后來在法國想拍這部《紅氣球》時,又得知宋芳已在法國留學一年,并在一個法國人家做保姆,而那家的小男孩西蒙正好可以出演《紅氣球》里的那個小男孩。”這樣,喜歡把自己生活中的人物帶到影片里來的侯導,就拍了這樣一部向大師致敬的影片。紅氣球只是電影的符號,在這個符號的處理上,一方面侯孝賢故意拍出牽引紅氣球的線繩,讓觀眾看清紅氣球為什么能跟著男孩四處漫游,從而讓紅氣球回歸到普通道具的層面;另一方面,被去除魔幻色彩的紅氣球仍然詩意盎然,有時浮在半開的窗扇外面,有時在千家萬戶的上空飄搖,這是導演對內心孤獨的比喻,這部閉幕影片,被不少觀眾評為是電影節期間看到過最有詩意的電影。
【詞語筆記】
國際電影節:“我20多年前帶著片子參加國際電影節,起初感覺很失落,覺得那是人家的游戲。因為人家看的是你的片子,‘哎,這部片子很特別’,對你是很少關注的。后來,他們才慢慢認識我。說到底,你還是要靠你的作品說話。”
導演定位:“一個導演,對自己定位應該很清楚,你是拍這種類型的片子,還是拍那種類型的片子。這些年來,我基本上是‘背向觀眾’在拍電影,因為只有‘背向觀眾’,才可能不受干擾,才有創作可言。現在我的局限是已經不再年輕,而獲獎基本上是年輕導演的事,大概40歲左右。不年輕,就意味著顧慮很多,想得太復雜,因為你知道得太多,不可能不復雜的。”
臺灣電影:“在大陸的電影業蓬勃發展的同時而臺灣的電影卻相反,現在很低迷。所以導致臺灣的演員來到大陸或香港發展,這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時間,至少還要10年。”(記者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