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上海舉行的電視劇制播年會上,電視臺、電視劇制作業的頭腦們聚齊。會上,主持人開篇引論,“經濟效益好的電視劇不見得社會效益一定好,經濟效益不好的電視劇社會效益肯定也不會好。”結果,投資制作電視劇的老板們不約而同舉出一個反例——去年的《士兵突擊》,社會效益有目共睹,但沒有經濟效益。一個被拿來與對比的例子更令人沮喪,去年被廣電總局因“格調低下庸俗、制作粗劣”緊急勒令禁播的《紅問號》拍攝成本7萬一集,禁播前售出了50萬一集的價格。《士兵突擊》的價值無庸置疑,許三多精神感動了全中國,但作為一件商品,制片人張謙坦言它差點走到了盈利線下。這是為什么?
張謙
《士兵突擊》總制片人
《士兵突擊》盈利不容易
“不能說《士兵突擊》沒賺錢,但確實是賺得不多。”《士兵突擊》的總制片人張謙坐在辦公室里,辦公桌上擺著幾座獎杯,談到“盈利”,除了無奈,他的語氣中還明顯帶著一種復雜的情緒。張謙是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影視制片人,以往的作品《軍歌嘹亮》、《新敵后武工隊》和《幸福像花兒一樣》等為他在行業內樹立了堅實的口碑與信譽。《士兵突擊》則是張謙贏得獎項最多,美譽度最高,但也是成本回收較慢,賺錢較少的一部劇。“《士兵突擊》實現盈利不容易,我敢說,如果我是剛殺進這個行業的新人,恐怕得賠錢。”
《士兵突擊》單集成本40萬,30集1200萬,比起歷史劇、武俠劇動輒數千萬的投資,不算大制作。張紀中制作的《天龍八部》曾賣出過80萬一集的高價,所以理論上只要電視臺認可,拿出購買金庸劇三分之二的價錢收購,就有很大的盈利空間了。但《士兵突擊》的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兒,最初的時候一些電視臺對這部劇的題材、敘事形態和整體面貌沒信心,換句話說,電視臺認為可以贏得觀眾,贏得收視率的諸多商業元素,《士兵突擊》不具備。最后,張謙憑著在業內多年積累的經驗和信譽,靠與他合作的發行人的能力
和努力,簽下了大部分電視臺的播出合同,最低2000塊錢一集。但還是有很多地方的電視臺堅決不買,或者以低于黃金檔劇一半的收購價買后放在非黃金時段播出。
在第一輪電視臺地面頻道播出后反饋回的收視率數據驗證了電視臺的判斷:不高。張謙說自己差不多多半年沒睡好覺,因為不想辜負購買了播映權的電視臺的期望,收視率不高,他壓力很大。“有次也是參加一個業內人員的大會,一個電視臺的購片人進來大聲沖我說,‘張謙呀,你的片子可把我害慘了,收視率連2%都不到!’當時我心里除了怨他當眾大聲嚷嚷給我拆臺,可也真是心有愧意。電視臺購片人壓力也很大,我聽說過一個電視臺的購片人,高價買了一部劇結果收視率低,人還在外地出差就接到單位電話,讓他迅速交接工作,下崗。”真正讓《士兵突擊》形成熱播局面的是2007年8月1日建軍節,頗有眼光的河南、河北、四川、北京四家衛視頻道購買后同時上星播出,那時候經由網絡和口口相傳的口碑也跟上來了,緩解了很多壓力。
按中國現行體制,電視劇的發行是在沒有全部制作完成就要落實的,賣得越快越早、價錢越高對項目運營都是一種保證。但是像《士兵突擊》這種背離以往購買經驗的電視劇,電視臺購片人不愿意拿自己的事業前途去冒風險,即使買了價錢也不高。購買期限內,電視臺可以自主安排反復播放,過了購買期限再與制片方購買二輪播映權,到那時候,《士兵突擊》應有的價值才較明顯地體現在價格上。像《士兵突擊》,對社會的營養價值和制作水準是公認的,但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承擔著很多市場方面的壓力,也體現了在當下收視率引導電視節目市場的情況下,諸如《士兵突擊》這樣注重精神內涵和內在品質的電視劇的尷尬。在目前情況下,制作《士兵突擊》這樣的電視劇確實是需要相當的判斷能力和勇氣的。(記者金力維)
馬中駿
北京慈文總經理出品《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家》
好劇難賣很沮喪
2007年過去了,我的困惑特別多。特別是《士兵突擊》,它的故事結構形態跟我們過去的一些比較強調情節,強調戲劇的東西不一樣。它非常注重生活的質感,原生態的狀況,從節奏上說是很慢的,沒有故事。它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這讓我很興奮。所以我馬上去了解全國各地的收視率,一看之后,它在主流的觀眾群里,無論在“地面”還是在“上星”或者“二播”都是不高的。我帶著這個疑慮問各電視臺掌握購片權的朋友,問他們如果再出現《士兵突擊》這樣的劇的話,你們會不會買?結果同志們都說不會,雖然也都看到這是一部拍得非常好、非常精致的劇,但是為了考核收視率,還是不會買。我的家人、朋友都告訴我說,這個《士兵突擊》好,馬中駿你應該也拍一個這樣的劇,我真想拍,可周圍弟兄說,你拍得再好我也不會買,這個我特別沮喪。
鄭曉龍
北京電視劇中心生產部主任《金婚》制片人
經典低價很神傷
拍出《士兵突擊》這樣的片子電視臺說我不播,實際是你的錯誤,特別是我們國家現在的電視臺,還不是完全的商業臺,電視臺帶有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職責。現在電視臺基本上都是以收視率來做標準的。如果僅拿收視率做標準的話,我們將來電視劇會越走越窄、越走越難的。美國最賺錢的片子我曾經問過,《泰坦尼克號》出來以后,我問他們最賺錢的是不是《泰坦尼克號》?他們說是《飄》。每一代人都要看一遍,每一個新的媒體出來都要播它,這個片子為公司一直在賺錢。我們的電視臺也說你這個片子好,我們一直在播,舊片重播1500至2000元一集,這就不鼓勵你拍有重播價值的片子。可真正的藝術價值是在歲月洗滌中才能體現出來的。
曹力寧
北京電視臺影視中心副主任
惟收視率很無奈
咱們話說回來,什么叫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藝術家就是讓越多的人承認你,你就是偉大的藝術家;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承認你,這誰都可以當藝術家。我挑片子一般不可能全看,但前10集東西我一定要看的,主要是前三集抓不抓觀眾,故事性怎么樣?為什么看10集呢?因為一天3集,播到第三天的時候收視率還上不去這部片子基本上算完蛋了。這兩年做得最好的就是《半路夫妻》,一個女警察愛勞改犯,最后結婚生子了,有傳奇性,最后還是落到柴米油鹽上的事,這類優秀的作品電視臺會去搶,甚至去火拼。(記者金力維)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