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以來 合拍片每年都占據了香港電影的半壁江山
●一部合拍片,在內地市場的收益是香港市場的3倍以上。如今,一部超過600萬港元投資的港片就必須依靠內地市場支持
●內地演員連續3年蟬聯香港金像獎影后
●如今的合拍片,合作深度和廣度已經涵蓋了從資金渠道到一體化市場的整個流程
電影節是一個地區電影工業的“溫度計”,如今3月的香港隨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等走馬燈上演,電影工業的“溫度表”已到沸點。當香港電影致力走出低谷,他們沒有寄望于涌現傳統港片中單打獨斗式的“救市”英雄,而是腳踏實地整合資源,轉變思路,讓“香港制造”的招牌重新煥發光彩。
整合資源 打造品牌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席王英偉表示,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共放映500場電影,再加上“亞洲電影大獎”及“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總共所投入的資源為歷屆之冠,而觀眾入場數字將再創新高,已經儼然有“亞洲奧斯卡”的風范。據悉,其中更有多達65部電影是世界首映或亞洲首映的。他說:“在舉辦今屆電影節的過程中,幾乎世界三大影展可以拿到的電影,我們都拿得到,這就證明這數年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國際間的知名度已有所提升,特別是舉辦了亞洲電影大獎后,其他電影節的主席都前來表示支持,或是擔任我們的評審,像本屆18個評審委員中,就包括戛納影展及柏林影展的代表,這將大大提高香港在全世界電影業內的地位。”
國際化舞臺包裝香港電影
據悉,2004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始采用公司化市場運作,當年的入場人數是7萬多人次,而今年預計將超過13萬人次。而剛剛設立兩屆的亞洲電影大獎已經吸引了全球注目,日韓以及東南亞很多國際性媒體都爭相前來采訪,而頒獎禮也在亞洲多個地區轉播。而做大了這一國際品牌,則是為振興香港電影業助力。在這一國際化舞臺上,眾多香港電影新片、新人亮相首映,向全球買家銷售。王英偉說:“去年香港本地電影只有50部,但我們在高峰期每年有200多部。我們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對電影的熱誠,告訴大家,香港電影仍然很蓬勃及很有生機,所以今年電影節,我們就特別選了較多的香港電影作首映,其中很多都屬新晉導演的作品,電影節希望讓香港人知道,我們的電影業仍然新人輩出,大家應該給予支持。”
轉變思路,合拍片成香港電影支柱
香港與內地合作、合拍電影始于1970年代末,雖然當時還僅僅是個別的嘗試,但依然涌現了《少林寺》、《火燒圓明園》等佳作,內地的演員、外景資源都讓香港觀眾耳目一新,而這一階段,合拍片還僅僅是點綴。1980至1990年代初正是港片的黃金時代,年產近300部影片,出口高居全球第二,名副其實成為“東方好萊塢”。而此時內地電影市場正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電影機制改革正逐步摸索推進,與香港明星合作的合拍片成為許多電影制片廠的搖錢樹,也啟迪了內地商業類型片的發展。合拍片由每年10部增加到1990年代早期的50余部,占據當時內地國產電影總量的1/3,《新龍門客棧》、《獅王爭霸》、《少林豪俠傳》等影片在內地風靡一時。進入新世紀,香港電影市場急劇萎縮,而內地電影隨著機制改革和市場化的完善而崛起。隨著CEPA的推行,合拍片從當年的點綴一舉成為了香港電影的支柱,幾乎所有的香港電影大公司、大導演、大明星北上拍片,從2001年到2004年之間,內地與香港合拍片超過70部,2005年以后每年都在30部以上,幾乎是香港電影年產量的一半。
香港電影業內人士測算,一部合拍片,在內地市場的收益是香港市場的3倍以上。如今,一部超過600萬投資的港片就必須依靠內地市場支持,與內地合拍已經成為香港電影主流。目前合拍片依然以內地女明星,香港男明星為主導。因為香港男明星具有國際市場票房號召力,而內地女星演技出眾,已經連年蟬聯香港金像獎影后。目前,香港電影業界從資金、人才、取景各個方面嘗試出合拍片變化多端的模式,如今的合拍片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已經涵蓋了從資金渠道到一體化市場的整個流程。專家表示,在合拍電影,跨境制作、市場互動的合力之下,港片必然被重新定義,合拍片將取代港片成為香港電影工業的主流。
本報特派記者 衛昕 香港報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