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屆金馬獎
臺灣電影翻身
本屆的金馬獎得獎名單,說明了臺灣電影呈現復蘇之勢已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整體的制作級數和明星實力跟優秀的其他華語片佳作相比還有一段距離
★ 文/梁良
今年備受關注的第4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2月6日于臺中市的中山堂舉行。代表“臺灣電影希望”的人氣王《海角七號》和中港合作的超級大片《投名狀》對壘,“最佳劇情片大獎”的懸念最后時刻才塵埃落定,其結果也宣示了日后金馬獎將會面臨華語電影三分天下的新局面。
近年來,因為臺灣電影產業的式微,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和重要大獎幾乎是一面倒地屬于港片和大陸影片天下,以致在島內出現了一種越來越強烈的反對聲音,認為“金馬獎都是為別人辦的”,甚至有人倡言干脆將金馬獎停辦算了!
臺灣名導演朱延平在應邀擔任本屆金馬獎頒獎人時,就在典禮上直言不諱地表示金馬獎的確有停辦壓力,因為臺灣“立法院”揚言要刪掉相關的預算。幸好在這個危急存亡之秋,出現了一部《海角七號》,而且由它帶頭刮起了一股“臺灣電影復蘇”的旋風,使得第45屆金馬獎從入圍名單公布之日開始,便一反臺灣電影界和媒體以往“矮人一截”的低迷氣氛,以高高興興準備辦喜事的心情來迎接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并將這一天視為“臺片大翻身的D-DAY”。
今年金馬獎,最終臺灣電影和大陸香港電影得獎數量平分秋色。肩負重任的《海角七號》以大熱姿態在9項提名中奪取了6個獎,分別是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年度臺灣杰出電影、年度臺灣杰出電影工作者,是6日頒獎晚會上半場的主角。導演魏德圣高興地說:“我們打了一場勝仗。”甚至兩部制作規模不大的臺灣文藝片《停車》和《花吃了那女孩》,竟能在“最佳美術設計”和“最佳造型設計”這兩項硬碰硬的電影技術獎中力克好幾億投資拍攝的中港合作大片《投名狀》和《赤壁》而得獎,都讓人不得不對今年臺灣電影的表現另眼相看。
不過在頒獎晚會的下半場,各項主要大獎陸續揭曉時,臺灣電影領先的優勢便不能保持,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和影帝、影后等大獎紛紛落入大陸、香港電影之手。以12項提名稱霸群雄的《投名狀》,在最后突圍而出,連奪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兩項大獎。
繼《如果·愛》之后再獲金馬導演殊榮的陳可辛,在登臺領獎時情意懇切地說:“今晚這個獎得來不易!”這不只是客氣話而已,因為在現場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海角七號》在晚會上從頭到尾散發出來的那股“眾望所歸”的強烈味道。
不知是有意或無意,負責制作這個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衛視電影臺,在節目設計上用了非常多的“海角七號元素”,既安排茂伯上臺頒獎和獨奏了一段二胡,又大張旗鼓地讓《海角七號》中的樂團原班人馬再度組合的“海角樂團”首度現場表演片中插曲,現場還分派熒光棒讓大家跟著“無樂不作”的節奏揮棒助陣,把氣氛搞得High到不行。
此外,又讓典禮主持人陳建洲(黑人)拍了一段長達12分鐘的大堆頭搞笑短片《臺灣人的電影夢》,以一部年輕人跟風籌拍的電影《海馬四十五號》為劇情中心,諷刺臺灣電影界各種窘迫的拍片生態,調侃每個臺灣影人心中都在想“為什么《海角七號》可以?”“為什么不是我?”短片在頒獎節目上分三段完整播出。又特別制作了一部《臺灣電影簡史》的短片,讓海內外觀眾重新認識臺灣電影,這種“利用金馬獎為呈復蘇之勢的臺灣電影做營銷”的意圖用心良苦。
為了鼓勵魏德圣等后進,金馬獎大會更破天荒地邀請李安和林青霞這對天王級的頒獎搭檔來頒發“年度臺灣杰出電影工作者”和“年度臺灣杰出電影”這兩個純本土的獎項,而并非讓他倆去頒發壓軸的最佳劇情片獎。這個設計也是為了讓媒體記者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加強留意臺灣的杰出電影和電影工作者(也就是《海角七號》和魏德圣),萬一他們沒拿到最后的大獎,也已收先聲奪人之效。
果然這個“買保險”的預防動作是見效的,這個前幾年還被人譏為“安慰獎”的本土電影保障獎項,一下大大提高了它的重要性和榮譽感,使金馬獎在全力奔往“全球華語電影獎”的大目標時,也兼顧了臺灣電影界的“民心士氣”,還化解了某些人認為“金馬獎不重視本土電影”的偏見。
第二評選階段評審團召集人陳坤厚本身是臺灣人,但是他在面對記者時也坦承今年的評審有相當強的壓力,因為《海角七號》已在臺灣創下4.7億新臺幣的票房,商業上早就獲得大大的肯定,誰都想看到它在自家辦的電影競賽上也同時獲得藝術上的肯定。當金馬獎評審最后將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大獎頒給了《投名狀》與陳可辛時,狠狠地讓臺灣全民夢碎,的確需要一點勇氣和對電影專業的堅持。金馬獎也不愧是當前華語電影界眾多電影獎中最有分量的一個。
本屆的金馬獎得獎名單,說明了臺灣電影呈現復蘇之勢已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整體的制作級數和明星實力跟優秀的中港佳作相比還是有一段距離。
《海角七號》的全臺熱賣奇跡,的確帶動了今年下半年的臺灣電影熱,使低迷多時的本土電影產業得以重回正軌發展,發行商和戲院也都愿意重新給予臺灣電影在市場上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非像以前一聽到“臺灣片”二字就甩手搖頭。失去多時的海外市場,也從《海角七號》的成功而有了轉機。
更重要的收獲,是海內外的觀眾都開始對臺灣電影另眼相看,知道臺灣電影不再是“沉悶無趣”的代名詞,它一樣有多元的題材和豐富的娛樂性,讓大家有所期待。 ★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