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打開美國媒體網站,總會彈出一系列的電影宣傳海報。《返老還童》聲勢最為浩大,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的整版大頭照輪番上場。“小丑”和“機器人”也不輸人,占據了頭版廣告數日。海報上往往還要附上這樣的標語:“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影片”。
影評人周黎明解釋,一般來說,一部商業片的宣傳費大概在3500萬美元左右。在頒獎季,重頭大戲的奧斯卡宣傳費占到了800萬美元。緊隨其后的 8部大片占到了300-500萬,其余10來部影片在100萬美元左右。這筆費用,大部分錢都用在《綜藝》和《好萊塢報道》上。幾乎所有的好萊塢業內人士都會訂閱這兩本專業雜志。它們全年的廣告費是9000萬美元,35%都在奧斯卡檔期收回。一些影片還會適當地在《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上登廣告,它們面向大量市民,但這兩家報紙的廣告費極貴。
其余的一些媒體宣傳費則用在了媒體軟文以及影評人文章上。比如,《紐約黑幫》造勢時,米高梅邀請一位專欄作者寫了一篇號召所有評委投馬丁·西科塞斯為最佳導演一票的文章。不過這位作者又恰恰是前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羅伯特·懷斯。廣告寫道:“兩任奧斯卡獎得主羅伯特·懷斯斷言西科塞斯因《紐約黑幫》而值得受到奧斯卡的青睞。”不過,這樣的行為卻惹怒了奧斯卡官方,根據投票規則,任何評委都不能私自向外界表露評委們的投票意向。
“沖奧秘籍”
小禮物討好評委
臨近圣誕節,好萊塢的演員們忙著收禮物。除了演員工會高層喋喋不休的罷工勸說郵件外,他們收到最多的“禮物”要算是各類影片的DVD 了。每年年末,各大影業都會向6000多名奧斯卡評委寄去沖奧影片的DVD,附上一封寫著“我們鼓勵你去電影院觀看”的短信,以及一些相關的宣傳小禮物。
由于奧斯卡主辦方明文規定禁止各大影業對評委的“賄賂”行為,送禮只能變著法打打擦邊球。2001年《角斗士》與《臥虎藏龍》的片商都各自分配到20張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入場券。其中4張位于包廂或前排位置的入場券被轉贈他人。在“位子就是面子”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門票被當做了影片的通關武器。
密集參賽頒獎季
今年的好萊塢頒獎季已經過半,金球獎提名、美國電影學院十佳影片、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金衛星獎,以及紐約在線影評人協會獎紛紛揭曉。一些無名的影片,比如《貧民窟的富翁》突然爆發,幾乎占據了所有的獎項。
好萊塢的頒獎季以奧斯卡為終極目標,許多都自稱為風向標。熱門影片通過頒獎季的斬獲維持聲勢,小成本片則寄希望展示出黑馬的姿態。可以說,頒獎季的一系列獎項成為媒體評判,預估奧斯卡走勢的最佳數據庫。《機器人總動員》因為上榜美國電影學會的年度十佳影片,奧斯卡呼聲越來越高;反觀《澳大利亞》,由于未受青睞,只能寄希望于幾項奧斯卡技術類獎項的提名。對于這種零成本的宣傳方式,發行方所要做的就是統統報名參賽。數天一個頒獎,明星們也得以增加曝光率。
鏈接
一座小金人至少值5000萬
一旦奧斯卡獲獎,影片便身價百倍。周黎明介紹道,一部影片因為得到奧斯提名,可在原先票房成績的基礎上增加3000萬美元的收入,而有幸拿獎,票房還可以再增加2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好萊塢采取銀幕發行、電視發行、網絡發行、家庭影院和相關產品開發五位一體的發行模式,銀幕收入僅占20%。據估計,一座小金人的“剩余”價值總共將達到3億美元。
奧斯卡就是文藝片的福音。一些小眾的文藝片往往通過口碑漸漸引得影院的關注。1998年12月,《莎翁情史》上映,到次年2月獲提名時,票房為3620萬美元;提名后,票房翻了一番多,又賺了3670萬美元,3月底得大獎后,另增加了2709萬美元。換言之,該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奧斯卡直接相關。更重要的是,有些高雅作品完全是為了獲獎而拍攝的,沒有奧斯卡,整部影片引起的經濟雪球就滾不起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