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星光已不再那么榮耀。周文健形容以前在街上看到張國榮,會感覺他在閃閃發光。而如今他和周潤發在街頭拍戲,路人看到頂多多看幾眼。明星的神秘感被狗仔隊的刻意放大且惡搞摧毀到全無,“如今想看明星,在堂會就看得到,誰還去買票看你電影。”周文健說。
查小欣在香港商業電臺主持娛樂評論節目多年,采訪過大大小小無數明星,她形容謝賢以前來做節目時,會坐黑色加長林肯,下來一身白西服,白皮鞋,頭發服帖,手插褲兜,款款神情。她感嘆這才像明星,而如今很多新人穿著破爛仔褲和拖鞋就來做訪問了,還自稱簡約主義。
當本土市場越來越小,內地市場的崛起使得香港許多藝人的工作重心也發生了轉移。在新一輪的主動迎合中,香港娛樂圈打開了加速消逝的魔盒。
但這一次他們發現自己所受到的歡迎程度已今非昔比。世道可能真的變了,香港的藝人們主動學習普通話,可機會還是沒有鞏俐、章子怡這些內地明星多。
融合的機會和代價
只有700萬人口的香港,娛樂市場池淺人物多,出路只有走出去。
“這形成了香港娛樂圈的最大特性——主動迎合”,北京保利博納總裁于冬說。而這種迎合一直沒有停過,從迎合臺灣、東南亞、到日韓,再到1997后,掉頭北上。
近幾年內地電影市場飆升,2002~2007年,內地的電影票房的市場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再加上綜合收益,如錄影帶,這么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香港主動走上合拍片之路。
當年黃百鳴就曾感慨地說,北望神州,這么大一個市場,到底什么樣的電影可以進來?于是,向內地的主動迎合既是香港電影的策略,也是不折不扣的自救。
其實1983年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是第一部香港進入大陸的合拍片。只是那時的合拍,是以香港片的身份在大陸拍攝外景及利用廉價的勞動力。
香港電影進入內地成規模的還是這10年,尤其是CEPA(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后,合拍片沒了限制,題材變得寬泛,雙方開始加強制作和資金上的融合。電影版權共有,同時享有全世界分賬的形式。
表面上看,香港演員與制作班底與內地的融合,已經很難分清許多合拍片的歸屬是內地還是香港。
而自90年代初,香港娛樂圈最早去好萊塢的一批著名導演如吳宇森、陳可辛,在游蕩一圈后,四五年前開始也紛紛回國,而向內地發展成為了他們選擇的主流。
CEPA后,有一撥香港知名導演開始主動研究融入大陸,去年香港總產量51部電影,其中合拍片就占了39部。
于冬認為,不出五年,一些香港臺灣的電影制作基地都會搬到北京,他們可以平時在北京上班,周末回香港的家。因為不僅是他們,整個世界電影工業的目光都盯著這里。
除了電影,以擁有成熟的造星工業著稱的娛樂公司也開始進入內地。
香港著名的娛樂公司英皇娛樂集團早在90年代初就與北京電視臺做過英皇杯新秀歌唱大賽。之后還陸續成立了中北英皇演藝學校,以及代理它在全部國內業務的英皇星藝公司。
這家公司既代理香港藝人來內地的工作,同時還簽約內地藝人。去年他們與中央電視臺合辦《夢想中國》,并將前三名納為其旗下藝人。
1997年后,香港藝人向內地發展成為趨勢,唱片到內地宣傳,電影與電視參與合拍,以及數不過來的各種大小演出和廣告合約。
而在以前,周文健回憶,以前在香港混不下去的藝人才會選擇去臺灣或內地發展,然后再翻紅回香港。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