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人的話語,給記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雙有力的手,記者握著孫老的手時,可以感覺到沉沉的力量,也許這正傳遞了他的堅強和執(zhí)著。
可惜,那次見面后不多久,老人便得了帶狀皰疹住進了華東醫(yī)院,孫老的女婿曾告訴記者,就算在病房里,孫老還是天天看劇本。據(jù)說最近老人家精神很好,還可以自己下床走動了,有時甚至會走到同在華東醫(yī)院療養(yǎng)的老導演湯曉丹的病房去看他。
昨天再次見面,握不到孫老有力的手了,也看不到他少有的笑容了,更不能像上次那樣和他聊天。這一瞥,竟已是天人相隔。但就像湯曉丹先生說的一樣:“道臨,你不會走的!币驗椋瑢O道臨先生是我們心中“永不消逝的電波”。
●當時
最初連臺詞都不會念
在孫道臨生病期間,曹可凡曾到病房采訪他。在1月6日即將播出的《可凡傾聽——紀念孫道臨》節(jié)目中,孫道臨愉快地回憶了自己當年的故事。
小時候是個放羊倌
孫道臨的童年充滿了艱辛,他回憶那時候自己父親生病了,家里養(yǎng)了一頭公羊和三四頭母羊,為了照顧這些羊,他有一段時間沒有念書。因為在北京養(yǎng)羊,不能待在家里,孫道臨家就在近郊區(qū)的地方,租了個小房子,外頭還有一個空地。白天把羊放出去了,晚上去就喂它們。為了調(diào)劑無聊的放羊生活,他還給羊一一起了名字。
從劇務場記開始電影路
雖然孫道臨留給大家的都是銀幕上的形象,不過這個學哲學出身的藝術家當年還出過唯一一部詩文集 《走進陽光》,當個詩人是他一度的夢想。
孫道臨在《可凡傾聽》中透露,自己并不是演戲的天才,最開始連臺詞都不會。他回憶,當時學校要演出話劇《雷雨》,黃宗江覺得孫道臨的氣質(zhì)特別好,于是建議他去試試,可是孫道臨念的臺詞,簡直不成話,假嗓子、還冒調(diào)。于是,黃宗江先安排他從劇務、場記開始慢慢學,電影之路由此起步。
差點不敢演軍人
《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成就了孫道臨的電影路,他曾演了不少本色的文人形象,不過給觀眾印象最深的卻是《渡江偵察記》里的“李連長”。孫道臨在節(jié)目中透露,當年也曾懷疑自己能不能勝任:“當時我也非常著急,軍隊的生活也不多,怎么辦呢?我說我這個人到底能像一個軍人嗎?我都沒多大的自信。陳述不是我好朋友嗎,我就讓陳述給我畫一畫,把我這個人畫成一個軍人,讓我看一看像不像。他也真的跑到我這兒來了,看著我就畫,畫了以后我說,哎,還可以,做一個連長應該過得去!庇谑,孫老就下定決心接下了這個讓他一炮走紅的 “李連長”一角。
【幕后故事】
和一根領帶“過不去”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