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一日,涉及網上藝人不雅照片的藝人陳冠希在香港召開記者會,承認曾拍攝過大部分最近流傳的私人相片,這批相片曾被人偷去并惡意上載到互聯網。他并表示,將會先盡心盡力去履行手頭上已承諾的工作,之后會退出娛樂圈。 中新社發 鄧慶樂 攝
|
“艷照門”發生后,雖然報道和評論連篇累牘,但無論是明星還是公眾,其實仍然在回避一些問題。
其中之一,就是性觀念問題。
陳冠希是這樣問我們的:請問,一個未婚青年男子出于享樂目的,和多名女子之間有過性關系,并通過攝影、攝像器材進行記錄,究竟是不是道德上的墮落?是否應該遭受到道德上的譴責?
我們怎么回答的呢?公開的報道中,我們看到聰明的藝人們采取了“避實就虛”的態度,說什么不應該把有私人秘密的電腦拿去給電腦商去修云云。設想一下,如果陳冠希的問題僅僅在于把電腦拿去修理,或者不知道被刪除的照片還能通過技術進行還原,那“艷照門”就只是他的智商問題了。而我們公眾要做的,只需呼吁“學電腦從娃娃抓起”就夠了。那么,這一個多月來轟轟烈烈或同情、或憤怒的大眾情緒豈非多余?
“艷照門”事件讓我們看到,雖然我們經常把“道德”掛嘴邊,但是其實我們很少真正地思考道德。我們的態度是:要么調侃一句“電腦壞了別去修”;要么粗暴地批判“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我們都在逃避。很難想像,如果我們不能正視自己,不能正視我們社會的道德現狀,那請問,假設陳冠希、阿嬌真的是“病”了,我們又怎么避免自己陷入這種“病”?我們又有什么資格要求我們的孩子不陷入這樣的“病”?
所以,在我們看來,“艷照門”事件后,公共道德問題已經到了不能回避的時候。與其單純地說社會“病”了,還不如大家認真地探討一下:在“艷照門”里,明星、大眾、媒體、教育界,都各自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遵循了怎樣的道德標準?這種道德標準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大家能夠共同接受的底線?
雖說,這期《娛樂周刊》未必能給你一個圓滿的答案。但是,我們更愿將其看作一個平臺,讓不同的觀念一起進行交流。通過閱讀別人的觀念,可能有助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艷照門”事件,也有益于全面、健康的道德的最終養成———我們始終認為,我們之所以關心明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關心自己。所以,每一次閱讀,其實我們都在審視自己。 記者李建中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