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沒有長大過,我還是一個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感覺。”這是昨日下午本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入選“大師單元”的徐克在釜山開班授課的結束語。徐克講述了以《我的生命,我的電影》為主題的演講,他首次對媒體談起自己的童年往事,并從往事中總結了徐克電影的五大機密是如何構成。雖然影片《女人不壞》因為沒有拿到上映許可證而不能在釜山放映,但徐克的號召力驚人,數百位記者、導演、影評人齊聚演講廳,演講過程中更是掌聲不斷,聽眾表情專注,而徐克自己似乎也已經自我感動,顯得十分動情。
為什么會拍電影?
童年時看電影拍電影最快樂
徐克以充滿鏡頭感的語言開始了對童年的回顧,時光首先閃回到還在越南西貢時與童年玩伴街頭嬉戲的7歲,那時的徐克每天游蕩在街頭,常常以“扮作陌生大人的兒子”的方式混進電影院看電影,出來后再將故事內容講給伙伴們聽,這種講故事的快樂是后來拍電影的原動力之一。之后一家攝像器材店的老板把相機借給他們這幫小孩玩,他第一次拍起了相片。后來,老板又將攝像器材借給他們,徐克早在10歲左右就第一次當了“導演”。17歲時,他在香港看一部黑澤明電影后受到極大震撼,當時父母希望他去學習醫生或律師,而童年的伙伴們都已經流落四方,獨自在香港徘徊的徐克十分迷茫,他自問:“你今后到底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想生活在快樂的時刻里,像童年一樣快樂。”“那童年什么時候最快樂?”“看電影的時候,自己拍電影玩的時候。”于是,徐克決定了一生的道路。
為什么喜歡用新科技?
科技帶來更多可能性
徐克是香港武俠片的宗師級人物,又以擅用新科技著名。他的《新蜀山劍俠傳》、《深海尋人》都運用了當時最新的拍攝器械和技術。對于此,徐克自我解讀為:“我對機械的興趣最初來源于相機,這是我拿到手里的第一個機械。我記得七八歲時,拿著一臺相機到處亂拍,當時我最大的發現就是:相機可以把我眼睛看到的東西裁剪成一個新的世界,原來,對于這個世界,我是可以選擇看它的方式的。”這個頓悟延續到后來就成為“所有機械和科技產品的意義在于,用更多的可能性來看世界”。
為什么不倦嘗試?
像魔術師變不可能為可能
小時候的徐克,還有一大愛好,就是變魔術。上小學時,每個學期末的匯演很多同學都表演歌舞,而徐克卻找到一個老師,說想學魔術做匯演。老師只教給他變銀幣、紙牌的小玩意,他卻一心想學大變活人。后來在表演時,看到自己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以及同學臉上那份驚異的表情,徐克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他自此以后又獲得一條信念:“所有看起來不可能的事兒,其實都有一個方法可以做到。解決困難不需要天才,只需要多幾個魔術師。”
為什么我是新浪潮?
改版畫令他想改變潮流
而學生時代,長期對學校版畫的不滿,也成了成就徐克的元素之一。每次看到學校貼在墻壁上的各種版畫,小徐克覺得排列得難看極了。老師看他久久站在前面凝視,問及原因,卻聽到這個小學生批評自己排版很難看。老師好奇地放手讓學生一試,卻不料經他手改變后,大獲好評。又一次的大膽嘗試留在徐克心里:“所有的潮流,所有古老的習慣,改變起來,其實沒有那么難。”后來以徐克為首的香港新浪潮年代,就是從這次改版畫成功而來。
為什么好奇心甚重?
其實往往旁邊還有更美的
讓林青霞女扮男裝、上天山拍《七劍》,下深海拍《深海尋人》,徐克好奇心世人皆知。而這種好奇心在徐克的大學時代曾經讓他獲益。一次大學時打工,在一個攝影棚里,多部機器對著一個舞蹈演員拍,徐克在四處找角度后,停留在舞蹈演員投射在墻壁的影子上。直播的導演立刻選用了徐克的畫面,于是,很多攝像機鏡頭都跟著走到了墻上,此時的徐克卻發現跳舞的女演員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刻意留意著影子在跳舞,徐克的鏡頭又回到了女演員的表情上,導演再次選用了徐克的角度。之后徐克總結:“當很多人都同時在注意一個東西的時候,其實往往旁邊還有更美的。”
徐克在演講中稱,自己就是帶著這些童年的印記和小智慧,開始拍電影的。 (特派釜山記者 陳弋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