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人到中年的池莉:種菜,讀《金剛經》,喜歡聞澆過大糞的沃土被太陽曬出的氣味;而其小說里,紅綠的物質誘惑仍然瘋長,不知明天的焦慮還是日復一日
★ 本刊記者/羅雪揮
“中年懶惰、中年墮落、中年放棄、中年油滑,實在是太容易了。中年以后,我是如此地渴望懂事。”3月底,池莉為新小說《所以》的讀者見面會二度赴北京。
張愛玲看蘇青,認為她象征了亂世里的物質生活,而半個多世紀后,池莉同樣多年不懈地在筆下更新著物質的社會生活,無論是房子、錢、私人電話還是一雙耐克鞋,對生存的營營役役永遠超過了情與愛。新出版的《所以》,則幾乎是近40多年中國人物質變化的總和。
“車、房,所有這些面上的東西我都不熱衷。”2007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邊看手機短信,一邊果斷總結。這個終日白描物質的女人,自己卻在恰當的時機看穿逃離,大約有十余年的時間,池莉不開自己的作品研討會,不請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寫書評,拒絕電視,關閉博客。她在武漢市郊安家落戶,自己種菜自己吃,滿足于勞動后一身大汗,享受著與人世兩不相爭的快活:“上午我在閱讀以賽亞·柏林的書,下午我在菜地里干農活。當家家戶戶炊煙升起的時候,我倚靠在籬笆上休息。”
只是這種出世也是有限的,她仍然有愿意分享的得意,比如她曾在不止一個場合提到,一個12歲的孩子看了她的書后,表示要做一個有德性的人。池莉承認自己屬于過于沉重、過于關注國計民生的作家類,隱居的池莉在新小說里仍然有嗆人的市井煙氣:“錢錢錢,命相連!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到處都是,無孔不入,買根針都沒有鼻兒!笑貧不笑娼的時代摧枯拉朽地到來。”
還是不談愛情
中國新聞周刊:忍耐生活是你很多作品中的主題,但《所以》中,葉紫卻幽默地完成了自己對于生活的種種反抗,終于不再忍了,為什么?
池莉:活著本身就是一再忍耐的結果,誰都逃脫不了這個命運之罩。正因為此,生命是悲壯的,玄妙的,有價值的,也因此成為我一再的文學吟唱。需要說明的是:忍耐的本質不是退縮,而是生的搏斗與抗爭。葉紫并未完成她的搏斗,生活還將繼續。
中國新聞周刊:從早期的不談愛情,到現在《所以》里顛覆愛情,你在情愛方面一直與眾不同地保持警惕,極少心存幻想。這種冷靜的態度是如何形成的?
池莉:不知道。應該還是生活本身提供的吧。就動物本能來說,繁殖是更合理的,而愛情則是參與了精神活動的更高級要求。對于具有動物本質的人類,首先進化到高境界的總歸是少數人。一般我描寫眾生,很少描寫眾生中高端部分的極少數人。
中國新聞周刊:你有這種想法是修煉來的,還是很年輕就有了?
池莉:一開始就有。但是一直在修正和調整。由于我們的經濟還是以物質發展為主題,社會還更功利了。原來是嫁一個干部特別好,現在是嫁一個大款特別好。
我(小說)有一個主題叫不談愛情,現在還是不談愛情。包括葉紫也是這樣。物質社會的發展給不了人們這種純真的情感。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