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好事不留名,到捐善款曬發票,我們的社會和人們的心態到底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西南大旱,明星紛紛解囊獻愛心。也許是受章子怡“詐捐門”事件影響,眾明星在捐款之后,相繼自覺自愿通過經紀人、博客、微博等各種公開方式“曬發票”。
劉德華、李冰冰、張國立、馮小剛、陳道明、趙薇、田亮、葉一茜、佟大為、關悅等眾多明星,都借助媒體展示了自己捐款的發票和證書。袁立也在博文《讓綿綿春雨灑遍彩云之南》中,將自己為災區捐款16萬元的發票照片公諸于眾,并寫道:“對比各位大款我不算富裕的;對比匿名捐獻者我不算高尚的。但我希望能做得實實在在,所以把發票貼了上來。”張國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以前一直覺得應該做個無名英雄,后來才發現,張揚這種善良也是做善事的一部分。”馮小剛坦承:“我們既然做了好事,就一定要拿發票。別做了好事,反弄得一身不是。”
除了擔心被人懷疑“詐捐”而頻頻“曬”發票;明星捐款,另一方面又擔心互相攀比。張國立就曾說過:“我們捐的金額是商量過的。因為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你高了別人怎么跟?”
看來明星門前的確是非多,想要做點好事還真不是那么簡單。然而,明星慈善的信任危機,一方面源于多元社會中人們的復雜心理,另一方面也和我國慈善事業的大環境有關。如果慈善活動本身足夠公開透明,便于公眾監督,那么明星何必非要借助各種手段證明自己?
明星和普通百姓同樣牽掛的是,除了拿到發票以外,自己捐出的善款是否都被充分落實到了該用的地方。比起自覺自愿的明星捐款,更應受到關注和監督的,應該是慈善組織的規范化和公信度。希望在明星主動曬出發票之后,慈善機構也能及時有效地公開每一分善款的落實情況,使善款不至于被以各種名目挪用截留,或者成了各項管理費用的一部分。只有健康規范、公開透明的慈善事業,才能保證每一滴愛的水珠,都流進干渴的大地;每一份愛的心意,都能被完整及時的傳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