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伴隨著惡搞,從2006年初到年尾,填滿了人們的視聽。回顧2006年的大眾文化,不能不提“選秀”、“惡搞”這兩大關鍵詞,而從中折射出的娛樂化傾向,也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話題。
一夜成名不再是夢 選秀成“造星運動”
2005年“超女”的異軍突起,使得選秀熱在2006年繼續升溫。選秀節目迅速蔓延,一批電視選秀節目在熒屏上你方唱罷我登場,《超級女聲》、《夢想中國》、《星光大道》、《加油,好男兒》等吸引著大眾的眼球,甚至有些讓人眼花繚亂。尚文婕、熊汝霖、茸芭辛娜、蒲巴甲等,紛紛從寂寂無名迅速地成為萬眾矚目的大眾娛樂明星。
不可否認,選秀為一些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比如央視《夢想中國》年度總冠軍、云南歌手熊汝霖,他10歲開始學習鋼琴,15歲拿到鋼琴10級,18歲考上云南大學外語系,19歲在昆明當酒吧歌手,26歲進入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攻讀流行音樂。而如果不參加《夢想中國》的比賽,熊汝霖很難有機會在更廣闊的空間展示自己的音樂天賦,用他自己的話說,完全有可能在昆明的酒吧里“一直唱下去”。
不過,任何選秀桂冠只有一個,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過前幾名,更多的參與者成了選秀名利場“金字塔”的底座。一場場選秀跟下來,賽前培訓、奔赴各地賽場、化妝、拉票、吃住等耗資不菲,有一些家庭為支持自己的小孩參加選秀近乎傾家蕩產。
同時,熒屏上的同質化現象也受到人們的詬病。粗略統計,目前全國各地衛視、地方臺各種選秀節目不下20個,大多形式雷同、一哄而上,難免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有專家指出,電視選秀節目娛樂化元素較多,觀眾看起來感覺輕松愉快,固然可以滿足大眾的娛樂需求,但選秀所蘊含的諸如一夜成名、急功近利、私欲膨脹等價值取向,容易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導向。而確實有中學生將此當作人生成功的“捷徑”,熱衷參加選秀,將學業置之不顧。
從大片、名人到文化經典 惡搞漸至“無所不搞”
2006年歲末,張藝謀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掀起又一輪放映狂潮,與此同時,網絡上對該片的惡搞也熱鬧非常。某網頁上大書標題:“滿城盡帶黃金甲,網絡皆是惡搞族”。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胡戈的惡搞短片《滿城盡是加班族》,也正是他,在2006年初以對《無極》的惡搞開啟了“惡搞年”。
有趣的是,年初陳凱歌曾面對惡搞大怒,年末張藝謀面對惡搞則只是哈哈一笑:“現在惡搞已經成為不少網友的娛樂方式,這些惡搞只要沒有危及影片版權、主創權益的話,我們的態度是大家開心就好”。
然而,有一些惡搞卻無法讓人如此釋懷,那就是對紅色經典和民族文化經典的惡搞。在網絡惡搞短片里,《閃閃的紅星》里的潘冬子成了做明星夢、希望“走穴”掙大錢的富家子弟。《紅樓夢》則被人惡搞成了“林妹妹穿三點式、寶姐姐陷入婚外戀”的現代搞笑版。對這類惡搞,人們有理由予以譴責。
網上惡搞還蔓延到了網下現實生活,商業惡搞大行其道。一些惡搞者看到了商標搶注的利益,“愛戴”牌安全套、“姚明”牌衛生巾紛紛出籠。謝霆鋒紅極一時,諧音商標“瀉停封”被痢疾藥搶注。偉大的詩人屈原竟然成了某豬飼料的“品牌代言人”,還有打著魯迅旗號來賣的某某臭豆腐等等。
惡搞從惡搞大片、名人而漸至“無所不搞”,不斷挑戰著人們的心理底線、感情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惡搞一開始還令人有幾分新奇,但愈演愈烈,就讓人惡心甚至擔心了。
泛娛樂化值得反思 娛樂不應成“集體狂歡”
圍繞一時風行的文化娛樂現象,專家學者紛紛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有學者看到了其中積極的一面,主張用寬容的心態面對。有專家認為,娛樂和娛樂精神本身并非壞事,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社會走向成熟和穩定的產物,人們可以在和諧和寬容的氛圍下,更加輕松和多維度地思考問題。
更多專家學者則對泛娛樂化傾向憂心忡忡。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認為,當前文藝創作中本就存在著“浮躁而不沉穩,膚淺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庸俗而不典雅”的狀況,選秀和惡搞風行對此可謂“火上澆油”。
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家余隆指出,選秀和惡搞加劇了目前娛樂化泛濫的傾向,使得本來有些蒼白的嚴肅文化更加萎縮,而原本就已呈強勢的娛樂文化更加失控。他認為,不能讓娛樂占據社會文化的主流。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葉廷芳對目前文化生活過度娛樂化也很擔憂,他認為,讓娛樂氛圍充斥文化界,將會帶來社會文化的退步,使民族的人文精神出現斷裂,使藝術變得淺薄、庸俗。
有專家認為,我們并不否認個性化的自由表達,我們只是說,不應該讓娛樂過度泛化、無序化,并成為眾聲喧嘩的“集體狂歡”,因為這實在不足以誕生真正有原創意味的思想。
專家建議,對于惡搞,光痛心疾首地責難顯然沒用。健全相關法規的同時,做正面有效的引導才是正途。為此,要積極倡導符合當今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文明的交流原則,提高人們的人文修養和道德品行,發揚精神守護的自覺意識。(據人民日報;劉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