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11月13日上映的《2012》又將上演災難大片的吸金效果。說起《獨立日》、《哥斯拉》、《后天》、《史前一萬年》這些可以載入電影史的災難影片,就能知道羅蘭·艾默里奇在災難片中的地位。這位德國導演剛剛出道就一鳴驚人,而他對未來科幻、災難傳奇這類題材的興趣與執著,最終成就了他在這一領域的王者地位。《獨立日》獲得了1997年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后天》則創造出了5.4億的票房紀錄,這次的《2012》將有望續寫傳奇。
-制作經費最高的災難影片
災難片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就是特效制作的水平,而特效效果是用錢燒出來的。《2012》在影片制作上投入近2億美元,創造了災難片制作經費的最高紀錄。預告片中驚天浩劫般的震撼場景告訴觀眾這部影片在視覺上頗為震撼。除了經費高,《2012》也是災難片中典型建筑運用之最,白宮、自由女神像、埃菲爾鐵塔等建筑的毀滅已經讓我們見慣不慣。《2012》則立足于打破這種審美疲勞,改變了傳統的毀滅形式。影片從北半球到南半球瞄準三個標志性地標,從里約熱內盧的耶穌雕像到喜馬拉雅山,氣勢磅礴的毀滅力量讓我們嘆為觀止。
-史上最全災難大集合
傳統影片中災難都只是單獨呈現,《2012》在這一點上實現了突破。火山地裂、海嘯洪水、隕石雨等等災難形式交相呈現,實現了史上最全災難大集合,真正將觀眾帶入世界末日的觀感之中。不過雖然讓觀眾在災難之日的視聽中飽受壓抑,災難片中人性光輝的表現也相當精彩。災難片如果過于偏重技術上的運用而丟掉了角色刻畫與感情表露這塊陣地,那么電影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觀眾就沒有了情感上的共鳴。恢宏震撼的場景是影片的軀體,而對人性的揭露,對情感的執著,則是影片的靈魂。從這點上來說,《2012》無疑是災難片中最好的一部。
-災難大片中國元素運用最多
電影《2012》的故事藍本廣為人知,2012年是一個充滿著傳奇色彩的年份,天體物理學家發現這一年地球與太陽的磁極將發生顛倒,而根據日食-厄爾尼諾系數理論, 2012年地球上的生命將遭到自然毀滅。神秘的瑪雅文明更是作出大膽預言,2012年12月31日將是人類文明結束的日子。此預言廣為人知。影片《2012》的故事正是來源于傳說中的瑪雅預言。可以說《2012》是影片未映,故事先紅,是最早曝光劇情的災難片。災難片往往在國外到處摧枯拉朽,涉及中國的不多。《2012》中對中國元素的應用也創造了一定高度。片中有布達拉宮、喜馬拉雅山,以及通曉未來的藏僧,影片更將中國遠古文明與現代人的自我救贖結合起來,給人類文明的重新架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最難猜測的影片結局
災難片中音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影片中規模宏大的毀滅場景,帶來的僅僅是視覺上的沖擊。而要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世界末日來臨前的驚慌與恐懼,就需要將音樂等藝術形式融入影片。影片主題曲由美國偶像“第八季”人氣選手亞當·蘭伯特主唱。原創音樂由哈拉德·克盧瑟擔綱。他操辦過《異形戰場》、《史前一萬年》、《惡魔的詛咒》的音樂制作。
此外,影片的結局將出觀眾意料之外,神秘的瑪雅文明預言的人類的毀滅是無法復制的,即將開始的是一種全新的文明。但未卜先知的西藏僧侶們卻認為這一天的災難雖然不可避免,但超自然的神的力量將出面并拯救世界于自毀。據說《2012》曾經拍過幾種結局版本,但最終與觀眾見面的,又是怎樣的景象,不同的結局走向將導致完全不同的命運,因而影片結局充滿懸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