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家講壇主講人、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鮑鵬山對電影《孔子》進行了批評,并招致了導演胡玫的反擊,《孔子》編導何燕江對鮑鵬山的每一句批評進行了反駁。昨日,鮑鵬山如法炮制,在博客上以按語的方式回應了何燕江,他向本報記者表示,“沒想到把《孔子》編導傷得那么深,這個編劇脾氣太大了。”
“歷史有其嚴肅性”
鮑鵬山此前曾表示電影很多基本事實不符合歷史。而《孔子》編導何燕江則稱:電影中的故事當然是以“編寫”為主,是編出來的,并不是史實,這應當是基本常識!何況,千百年了,許多所謂歷史事實也只能是推測而已。
鮑鵬山反駁稱,如果一味認為歷史就是推測,那就直接取消歷史學科了。要知道,孔子就是歷史學家,他著有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他還是很在意年代的。
“言必信,行必果”指“小人”
鮑鵬山曾表示片中孔子兩次說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樣的說法,其實孔子并不贊同。何燕江回應稱:“言不必信,行不必果”,須知這正是一副小人嘴臉。
對此,鮑鵬山再次回應:孔子原話見于《論語》:“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錢穆的翻譯成“出一言必信,不反悔。做一事必果決,不轉變。堅確地像塊石頭般,那是小人呀”(《論語新解》),而楊伯峻的翻譯是“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這是不問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貫徹言行的小人呀!”(《論語譯注》),可見,不是“臆測”。
“編導沒跟孔子學好”
鮑鵬山稱,“你這部電影出來了,你總得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因為你自己宣傳動靜弄得這么大,大家期望值也比較高,我本身就期望值很高,那么看完以后你總得想別人有不同意見。別人的不同意見你不能用這種態度。他自己說寫過兩本有關孔子的書,也寫過這個劇本,你說他跟孔子也算接觸這么長時間了,怎么還是這種風度,看來,也不是說學了孔子,修養就一定能夠變成特別好。”
- 交鋒回顧
第1回合:人物稱呼
反方鮑鵬山
孔子怎么會直呼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貢”呢?稱呼別人的字,這是對同輩的稱呼方法。但孔子是長輩,喊弟子一定是直呼其名的。
正方何燕江
這么稱呼是為觀眾考慮,這部電影當然不是只拍給專家看的吧?
第2回合:人物結局
反方鮑鵬山
片中南子被謀殺致死,但歷史上南子的結局是被逐,電影把她害死了!子路、顏回的死都不符合記載。子路和顏回都是在孔子回魯國之后死的。
正方何燕江
電影得“鉆歷史的空子”,這幾個人的結局,編劇有權改編。
第3回合:臺詞思想
反方鮑鵬山
片中孔子說:“您曾經跟我們講過,如果人不能改變世界,那應該改變自己的內心。”這話是于丹的話,怎么變成孔子的了?
正方何燕江
這當然不是孔子的話,而是編劇為孔子虛擬的話。關于臺詞的爭議,這一點屬于吹毛求疵。(記者張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