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洛杉磯3月2日電 題:奧斯卡最佳影片前瞻:三軍會戰“小金人”
記者 張煒
12年前,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奧斯卡領獎臺上高呼:“我是世界之王!”即將在周日舉行的第8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卡梅隆能否憑借《阿凡達》實現“王者歸來”?
今年的最佳影片之爭不是“前夫”與“前妻”的爭斗,也不是“拆遷部隊”大戰“拆彈部隊”,而是“三軍會戰”:講述未來戰爭的《阿凡達》(Avatar)將與表現當代戰爭的《拆彈部隊》( The Hurt Locker)和演繹歷史戰爭的《無良雜軍》(Inglourious Basterds)展開廝殺。
《阿凡達》難逃宿命?
《阿凡達》是一部劃時代的影片,它將當代電影制作技術推向了全新高度,影片受到全球影迷的熱捧。上映以來,《阿凡達》以“天神下凡”的氣概迄今在全球狂攬25億美元票房。
在奧斯卡前哨戰中,《阿凡達》奪得第67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完勝對手《拆彈部隊》。不過,金球獎的評委只是一些資深“娛記”,與奧斯卡毫不相干。近十年來,金球獎與奧斯卡的吻合度不到六成。
如果讓全球影迷票選年度最佳影片,《阿凡達》幾乎鐵定勝出。但在5700多位奧斯卡評委眼中,《阿凡達》不是唯一,更不是完美。票房和人氣固然可以影響部分評委的取舍,但很難左右最終結果。
30多年前的科幻巨制《星球大戰》也許是《阿凡達》的前車之鑒。其票房和人氣不輸《阿凡達》,結果《星球大戰》卻輸給了喜劇片《安妮·霍爾》,無緣197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奧斯卡歷史上,科幻電影極少摘得最高榮譽,最近一次獲得奧斯卡大獎的科幻片是1957年的《環游地球80天》。
《拆彈部隊》成“奪獎部隊”
《阿凡達》盡管俘獲了影迷的心,但并沒有得到影評人的青睞,影片無緣各類影評人協會獎和電影工會獎,這是該片進軍奧斯卡的最大隱憂。
與其相反,凱瑟琳·畢格羅執導的《拆彈部隊》幾乎囊括所有影評人協會大獎,同時斬獲金衛星獎、哥譚獨立電影獎、評論家選擇獎等。最近,英國影視藝術學院(BAFTA)也將最高榮譽授予了這部反映伊戰殘酷現實的《拆彈部隊》。
畢格羅本人更是憑借此片榮獲導演工會獎,成為歷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導演。此外,《拆彈部隊》還獲得編劇工會獎和制片人工會獎。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制片于一身的電影離”最佳電影“似乎不遠了。
按照《拆彈部隊》席卷前哨大獎的勢頭,似乎奧斯卡最佳影片非它莫屬,因為奧斯卡評委正是由各大電影人協會和聯盟的資深會員組成,而且近十年來,影評人獎與奧斯卡獎的吻合度高達八成左右。
但是《拆彈部隊》在第16屆演員工會獎的角逐中意外敗北,為其奧斯卡征戰之路蒙上了陰影。畢竟,演員的表現才是電影成敗的關鍵。
《無良雜軍》是最大黑馬?
在演員工會獎中爆冷擊敗《拆彈部隊》的是好萊塢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無良雜軍》。影片講述二戰末期一支由烏合之眾組成的美國特工隊潛入納粹占領區執行暗殺任務,最終與猶太復仇者一起將希特勒等納粹頭目一網打盡。
《無良雜軍》盡管在奧斯卡前哨戰中斬獲不多,卻在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演員工會獎中榮獲“最佳集體表演獎”,最近兩年,該獎項得主最終都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無良雜軍》擊敗《拆彈部隊》主要歸功于演員陣容的出色表現,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將納粹軍官蘭達這位“紳士殺人狂”演繹得入木三分,瓦爾茲因此榮獲康城影帝。影片中,昆汀導演擅長的非線性敘事方式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演員工會是美國最大的演藝人員工會組織,奧斯卡評委中近1/3來自該工會。《無良雜軍》贏得演員工會的青睞,表明影片擁有爆冷成為黑馬的潛質。
今年共有10部影片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足足比過去擴容了一倍,因此今年最佳影片獎的競爭將空前激烈。由于投票分散,最終大獎得主很可能僅以微弱優勢險勝,爆冷的機會大增。
美國IMDB網站進行的第8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模擬投票結果顯示,阿凡達以32.2%的支持率暫居榜首,《無良雜軍》以23.4%位居次席,而“得獎大戶”《拆彈部隊》以20.7%屈居第三。雖然該網站讀者以影迷為主,但也不乏電影行家,該模擬投票不無參考價值。
最佳影片的歸屬畢竟掌握在奧斯卡評委手中,頒獎之夜,《阿凡達》能否打破科幻片無緣大獎的宿命?《拆彈部隊》能否洗刷金球獎之恥?《無良雜軍》會不會成為最大黑馬?答案只有最后一刻才會揭曉。(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