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日前臺灣新聞部門負責人證實兩岸合拍電視劇將于8月“起跑”,正式開放大陸制作公司和演員來臺拍攝,合拍劇還可參加臺灣電視金鐘獎的評選。至此,“兩岸合拍劇”不再僅是制作公司間的合作。昨日,記者采訪了臺灣相關電視臺負責人及電視制作人,他們也對該項開放政策額手稱慶。
瓊瑤劇是合拍劇鼻祖
“有個女孩名叫婉君,她的故事耐人追尋……”上世紀90年代家喻戶曉的瓊瑤劇事實上就是兩岸合作制作電視劇的先鋒。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開放赴大陸探親,身為湖南人的瓊瑤也回鄉尋祖,當時還是湖南電視臺記者的歐陽常林跟隨采訪了瓊瑤,并促成了雙方合作,為兩岸之間的影視文化交流開啟了大幕。其后,臺灣的電視劇制作經歷了由盛到衰的過程,越來越多的臺灣制作人頻繁來大陸取景、拍攝,甚至與大陸制作機構合作;臺灣的導演、演員也紛紛涌入大陸發展。
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為了促進雙方進一步的文化交流,國家廣電總局在2007年11月出臺了相關惠臺政策,其中包括“大陸與臺灣合拍的電視劇一經大陸主管部門核準后,可視為大陸生產的電視劇,在播出、發行及參展等方面可與大陸生產的電視劇享受同等待遇”、“簡化有臺灣演職人員參與制作的大陸電視劇的核準程序”等。
與此相呼應的是,日前臺灣地區的有關做法也出現了松動,臺灣新聞部門相關負責人證實兩岸合拍電視劇將于8月“上路”,有關細則屆時將逐一頒令,其中包括“正式開放大陸演員和劇組來臺取景拍攝”、“未來合拍劇的臺灣主創、技術人員必須超過三分之一、大陸不得多于三分之一”、“合拍劇不需事前送審,還可以參加金鐘獎評選”、“合拍劇在兩地皆可進入黃金檔播出”等。這標志著兩岸合作拍攝電視劇的影視交流正式“起跑”。
合拍劇不再是“引進劇”
合拍劇政策的“松綁”讓臺灣業內包括電視臺、制作機構、獨立制作人均額手稱慶。早在今年的上海電視節上,臺灣幾乎所有的電視臺都抱團前來,成為歷屆上海電視劇參與人次最多的一屆,這也說明了臺灣業內對兩岸影視合作的熱情高漲。
記者昨日致電臺灣民視副總許念臺,他坦言,政策開放后,兩岸合作將更正式、更公開,也能為雙方帶來更多的利潤。今年上半年,民視、廈門廣電集團以及李亞鵬哥哥李亞偉的春天傳媒合作拍攝了電視劇《神醫大道公》,成為兩岸獲得批文進行合作的第一部劇集,“在此次合作中,有來自香港的演員鄭少秋,有來自臺灣的編劇陳文貴,有來自大陸的制作人李亞偉,大陸、港臺的工作人員在溝通上很暢快。在拍攝過程中,大陸制作團隊可以‘名正言順’地公開在臺取景,這對雙方而言都是一次很愉快的經歷。”許念臺表示,合拍劇以后可以在雙方的黃金檔播出,不像以前,兩地的劇集都只能算引進劇,被安排在晚間十點以后播出,這讓營銷和收視率都大打折扣。
“擱置劇”因大陸資金而啟動
據悉,臺灣方面此次出臺合拍劇開放政策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是吸引大陸資金流入,增加戲劇產量及臺灣藝人的演出機會。近兩年來,臺灣的電視廣告量不斷縮水,各電視臺單靠臺灣市場生存困難,而大陸則是當今最大的華語市場,不僅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在融資方面也有更強的實力。臺灣八大電視臺戲劇總監方可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臺灣的經濟狀況尚未復蘇,如有大陸資金流入,就可以將原本因資金問題擱置的劇集靠雙方力量創作出來。
據臺灣地區官方估計,若一年內兩岸合拍25部電視劇,約可增加400名臺灣藝人及工作人員的工作機會。不僅如此,由于在開放合拍政策中有主要場景須在臺灣取景的要求,將來也可吸引大陸觀光客前來旅游。
倫理劇是合作“寵兒”
之前兩岸合拍的題材多局限于古裝戲或年代戲,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劇(偶像劇除外)是雙方很少觸及的題材。不少臺灣制作人認為,這次的合拍開放政策為雙方在現實題材上的合作進一步掃清了障礙。
民視副總許念臺表示,民視擅長于拍攝的家庭倫理長劇如《世間路》、《意難忘》等在大陸播出時都取得了轟動效應,這說明兩岸民眾在婚姻、情感、家庭上有著很多相同的價值觀,但之前礙于時裝劇在兩地取景上的不方便,很少合作,“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洽談與大陸制作公司合拍符合兩岸生活現狀的家庭倫理劇”。
臺灣八大電視臺向來擅長制作偶像劇,該臺戲劇總監方可人告訴記者,最近他們也開始挖掘上班族這一新題材:“我們發現兩岸的上班族在生活、工作、情感上有著很多共同的煩惱,這就為合作帶來了基礎。”她還表示:“之前很多大陸演員看臺灣編劇寫的劇本時經常會覺得臺詞拗口,這是因為兩岸的用詞差異,而隨著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們在很多事物上的觀念差距會逐漸縮小,相信語義差別也會越來越小。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鏈接】
大陸積極籌備劇目
記者了解到,大陸方面的部分拍攝項目已啟動:慈文影視正在醞釀兩岸合拍的《排球王子》;九州音像剛立項的劇目《嘉慶游臺灣》應運而生;湖南廣電正在籌備《嫁到臺北》……
自“瓊瑤時期”就與臺灣制作單位合作密切的湖南衛視繼前年的《又見一簾幽夢》后,又與瓊瑤旗下公司合作了偶像劇《微笑在我心》。湖南衛視副臺長劉向群說:“大陸的資金、市場、經驗結合臺灣的創意和行銷,新政策將開創兩岸影視產業共同繁榮的新局面。”
上海文廣傳媒集團影劇中心主任楊文紅認為:“兩岸多交流是好事,在哪里拍、演員是哪里人,都可以協調,主要還得看劇本質量。” 新報記者|潘昕|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