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7日電 北京電視臺重拍新版電視《紅樓夢》的消息一經傳播,便成為全國各界人士普遍關注的文化事件。而重拍的啟動工作又以“全民海選”紅樓夢中人的形式拉開帷幕,據說,參加海選的報名人數一日就達萬人,僅僅一周就突破了6萬。
隨著這種來自民間的對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特殊情結的驟然爆發,圍繞重拍與海選的話題也開始蜂擁而至,層出不窮。其中,關于商業的介入一定會糟蹋紅樓,導致重拍工作必然走向庸俗化的質疑聲,成為輿論爭議中的一個焦點。雖然,最好的回答莫過于最終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那個事實,那個結果。但是,作為筆者,我還是想誠懇的提醒一句:沒有商業元素介入,誰能拍得了〈紅樓夢〉呢?
首先,〈紅樓夢〉重拍必須要有商業元素介入,這不是個人好與惡的選擇,而是影視產業無可厚非的運做程序使然。
關于產業這個概念,不是專指鋼鐵,媒礦和石油等物質生產行業,其中影視傳媒在內的等等從事精神文化消費品的制造與營銷的行業也叫產業,既叫產業,就必須依照遵循自身行業特點和市場規律辦事,否則難以存活和發展壯大。而文化產業,一方面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只顧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不顧肩負的公共使命和責任。(以電視制作為例,它應該是在選題戰略與導向把握中解決的命題。)而另一方面,在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也就是具體到電視節目,電視劇的制作運做中,又必須要針對當下市場要求作出自己的判斷,對節目作出合理的形態設定、先進的技術和工藝調整,選擇適當的營銷手段并加以運用和萃取。而商業化的介入,早就是已經走向產業化的電視制作者再正當不過的市場訴求。
而新版〈紅樓夢〉海選夢中人的節目,的確在節目形態上集合我國當下電視節目前沿形態的大成,用該類節目共有的標志“海選”作為啟動契機,過程中也會使用短信進行民選上百名青年演員,整體節目也同樣采納了由商家冠名,等等這一切都毫無疑問的具有了濃郁的商業特質。但是,這是一個數字化與商業化齊聚的時代,為20多年以后的中國人搭建起全民遴選〈紅樓夢〉夢中人的時空大舞臺。
綜合其他電視選秀節目,它不是最早的一個,但卻是最特殊的一個。因此,假如〈紅樓夢〉不用商業手段作為推手,又要大獲圓滿和成功,反倒是不可置信的事情。
當然,基于國人對紅樓的特殊情感,任何擔心都在情理之中。更何況,的確有一些被商業化了的文化運做傷過大家的心。人們有權利用這樣的懷疑和擔心,為操作〈紅樓夢〉的人們提個醒。
其實,言商必俗的想法未免過于執著與絕對。大家的日子其實也是在對商業化的排斥中一天天被商業化了的。深惡痛絕中也在享用著不少的方便。用手段論來看待紅樓中的商業運做,或許能看到它的長處。
以短信投票為例,它的一個側面是電視臺、制作方與合作者共同獲利;另一個側面就是你自愿用短信消費換取了自己就事論事的一部分“話語權”。嚴格說,這不叫剝削,因為消費是建立在雙方行為自愿的基礎上了。至于涉及到擔心遭短信欺炸,短信黑幕等等,這是任何一種消費行為里都可能會存在的擔心。完全是另一個概念中的問題。商家要對消費者有誠信的責任,消費對商家有質疑和投訴的權利,這種公平原則是放之任何商業行為而皆準的。
每個時代都會擁有自己的特色,對于重溫經典,我們不必訝異,也不必苛責,其實,經典能否煥發新的魅力,最需要的還是具有進取心的一代人能夠敞開胸懷,積極并寬容的對帶重溫者的智慧和勞動。
(作者:宮晶珠/〈法制日報〉記者/專欄作者/〈紅樓夢〉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