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又發“威”了。6月10日他在自己的鮮花村博客上寫了封“舉報信”,舉報廣電系統各電視臺電視劇審查小組利用審查節目之便存在的收受劇組賄賂的行為。他揭發到目前為止,北京廣電系統的價格已達每輪審查小組每人收受3萬至5萬元。他還說:“誣告反坐我。”此外,王朔也向記者表示,想要核實這一情況,可以找拍過《貽笑大方》、《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導演葉京。隨后導演葉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現身說法認可王朔的“舉報”內容。
記者隨后采訪了當年負責審查《貽笑大方》的北京廣電局審片中心閻主任,他表示,“王朔的說法很不負責任”,他沒有從審片中得到任何費用。
王朔舉報審片小組收受賄賂
在這封“舉報信”中,王朔寫到,自90年代以降,各電視臺紛紛成立了以退休老同志和所謂老藝術家為主的節目審查小組,對每一部準備播出的電視劇進行內容審查,本是為了制止電視劇庸俗化的舉措,但“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此一小組凌駕于各臺專業部門之上,對電視劇能否播出握有生殺大權。”王朔說,自1997年以后,各劇組不得不以審片費的名義向審查小組行賄以期獲得通過。如今“審片費”達每輪審查小組每人收受三萬至五萬元人民幣,多輪審查則多輪付費,基本沒有一次通過的,至少兩輪。即使最終不通過,也不退錢。也無人敢要,因為這次被斃了還有下次呢,除非不和他們打交道了。最后,在“舉報信”的落款處,王朔認真地寫上了“舉報人:公民王朔。2007年6月10號”的落款。
記者隨后采訪了王朔,他說自己是在看了9日的《焦點訪談》后決定寫“舉報信”的,因為“高檢反瀆職廳發言人講得很明確,只要有人舉報就立案偵查。我擁護審查,但反對敗壞黨和政府威信的收賄瀆職犯罪。”在記者問到是否已經把該舉報信交到相關職能部門時,王朔說自己博客上的“舉報信”便是公開舉報,單交成告密的了。他說:“你們就把這個當成我的舉報信吧,誣告反坐我。”
《貽笑大方》深受其害
王朔博客中還提到葉京導演可證實此事。記者致電葉京導演,他先表示正在“閉關”進行他的首部電影《少年時光》的劇本創作,無暇作出回應。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葉京導演最終表示,他非常支持王朔的說法,“第一次沒有回應是因為不清楚情況,如果輕易說出來擔心遭受打擊報復,對將來創作產生影響。但看過王朔的文章后非常認同,因為我正是深受其害。”葉京表示,在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貽笑大方》的發行過程中,他就曾親身經歷過這樣一系列審片過程,“當時《貽笑大方》在北京審片,審片小組一共六人,每審一次便要繳納審片費,并且都是自定的,動輒上萬。但他們不會讓片子一次性通過,因為多審一次就要多收一次錢,每一次審片還得給這些審片員在五星級飯店租下房間,某些審片員甚至還要帶上家屬,如同前去度假”。他表示,“《貽笑大方》一共審了三四次,花了高達十幾萬的審片費,但最終也沒有讓我的片子通過。”葉京作證
審片者說“我沒得到什么費用”
隨后記者采訪了北京廣電局審片中心閻主任,閻主任表示,北京廣電局審片中心是去年下半年才成立的,以前是審片委員會,也叫審片小組。審片中心成立后,審片委員會由中心負責,中心組織審片,審片委員會執行審片。委員會成員全部由廣電總局退休老同志、社會專家、文藝批評家等組成,共計16人。這16位委員通過審查條例來判斷片子是否通過。在審片過程中,四人一組,也就說一部片子由四位委員審,看完片子后,四位委員決議討論片子能否通過,或者怎樣修改、刪除哪些。
據閻主任回憶,《貽笑大方》大概在五六年前審查的。他表示王朔的說法很不負責任,“當時我也在審片委員會,我沒有得到什么費用,我想那些老同志也不會得到什么費用。”此外,他認為,“王朔說的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因為審片是臨時排隊,不是固定組合,哪四位老同志審片,完全是隨機的。《貽笑大方》沒有通過主要是因為格調低俗,導向有問題,主要是脫離生活。審片中心由政府撥款,廣電局有專門的辦理行政許可事務的機構,這個機構負責接收片子,然后他們把片子拿給我們,因此審片中心和委員會是不和制片方接觸的,我們只負責看。如果通過,我們把意見反饋到行政機構,他們再給制片方頒發許可證。”
-業內說
●尤小剛(中北電視藝術中心董事長)
審查過程誰也不能一手遮天
各個電視臺的審查機制各不相同。電視劇送到電視臺一般要經過幾道審查關,廣電局審,電視臺審片小組初審、各審片組的組長審、主任審、總編審……層層把關。買片審片是非常慎重的,到最后還要請廣告部門的人員發表意見。
現在一切都向收視率看。片子的收視率不好,審片組是要下崗的,廣告商收益小或沒有收益,直接導致電視臺的廣告部門收益下降。
王朔說的情況,如果在十年前,可能有,一個兩個領導說了算,給點錢就行了。但是現在,基本不可能。
在審片過程中,如果制片方想送紅包給審查小組,他根本找不到人,層層把關的人中沒有哪個人有獨斷的權力,誰也不能一手遮天。市場機制越完善就越不可能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會存在一些買方賣方吃飯請客這種現象,但是如果單純靠這個來確定通過還是不通過,電視臺是不敢冒這個險的。
●羅立平(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不能以個別現象代替行業主流
王朔說的情況可能在一些小地方存在,但這不代表主流市場。
目前的審查機制,不是一個人說了算,這是很普遍的情況。現在的電視劇市場制片公司過多,每年電視劇產量供大于求,但電視臺就那么多家,可能有些制片方為了能讓電視劇播出,會搞些小動作,但這僅僅是個別現象。很多制片方把片子審查上的問題,歸罪于片子審查運作上,以為必須要花錢才行,這種理解也是片面的。采寫/本報記者勾伊娜
-參照系
美國電視劇采購方式
美國電視臺采購電視劇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在電視劇開拍前電視臺就已經介入,和電視劇的制作部門(有時是電視自己的制作部門)簽訂合同,電視劇制作完成之后在該臺播出。比如HBO電視臺和湯姆·漢克斯的Playtone公司合作,Playtone負責制作電視迷你劇集《重讀歷史:刺殺肯尼迪》,完成后在HBO電視臺播出。
另一種方式是制作公司制作完成電視劇之后,將它賣給電視臺。比如說大衛·蔡斯為Brillstein-Grey娛樂公司寫了《黑道家族》的劇本,由該公司融資拍攝出該劇的第一季。該劇被很多電視臺所拒絕,最終被HBO電視臺看中。
這兩種方式本身都可能存在著腐敗的操作,一定程度上的以權謀私等情況難以避免。不過,負責采購電視劇的人往往是電視臺的大股東,會更多地考慮電視臺的整體利益,而且播出后的收視率也直接與該負責人的業績相關。由于美國電視劇基本都只在一個電視臺首播,而且如果收視不好的話不但不能播出第二季,甚至在第一季沒完的時候就可能被“掐死”,所以在以收視為第一要素的主流商業電視臺播出時也很容易得到評判。((記者姜妍 解宏乾 勾伊娜 實習生柯璐 編譯/本報記者劉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