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闖關東》余熱未消,其續集將在沈陽棋盤山開拍,歷史背景就鎖定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市場。
18日,《闖關東》劇組來到沈陽北市場,編劇高滿堂、孫建業現場向眾多“老沈陽”求教了當年“闖關東”的歷史。
第一回
朱開山全家逃難,《闖關東》移師沈陽
“《闖關東》續集有望在今年6月開拍,其中很大一部分戲將涉及沈陽,新戲計劃拍攝50集,預計明年可以與廣大觀眾見面。”高滿堂說。
《闖關東》在央視熱播以來,遼沈觀眾一直非常關注,收視率居高不下。但在眾人喝彩的同時卻也發現,這戲講得更多的是黑龍江的事,跟咱沈陽沒啥關系。一些網友曾經質疑,當時處于東北“首府”地位的沈陽為啥在戲里沒咋提。
對此,高滿堂回應,劇組在進行綜合考慮后,準備在續集里先讓逃難的朱家在東北某處暫時落腳,而后舉家遷往沈陽。“我們去棋盤山的影視城看了,真是很震撼,從各方面來說是東北最好,所以外景地準備在那里開拍。”
為了完成續集的創作工作,在春節前,高滿堂、孫建業赴黑龍江、吉林進行了長達3000多公里的采風,并在春節后首站來到沈陽,準備在這里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民俗。“無論怎么改編創作,我們還是會盡力保持原作的風格,不搞戲說,不寫丫環、小姐、太太的故事……”孫建業說。
第二回
高滿堂未料拍續集,朱傳武痛惜被“寫死”
“要拍好這樣一部續集,我們覺得難,實在是太難了!我們在寫第一部時,沒想到會寫第二部,也就沒留下很多‘縫’。”高滿堂說,“比如像朱傳武這么重要一個人物,卻被我們‘寫死’了”。
其實,在高滿堂、孫建業的初稿中,朱傳武是會堅持到劇終的,但是劇組普遍感覺結尾比較平,于是兩位編劇就到上海把傳武給“寫死”了。
孫建業坦承,在新劇里將繼續保持以歷史脈絡為主線的風格。《闖關東》第一部的時間脈絡是從1904年日俄戰爭一直寫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第二部將從“九一八”事變一直寫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時間跨度長達18年。如果以沈陽北市場作為背景,其間將經歷“日偽”、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等多個歷史時期,故事更顯復雜。
第三回
“老沈陽”寫就回憶錄,座談會獻上老地圖
“我祖上是山東萊州府人,我爺爺闖關東到了吉林琿春……”為了配合拍好《闖關東》續集,和平區請來了眾多“老沈陽”,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北市場通”。
“我今年86歲了,在北市場生活了83年。”彭躍群老人展開了自己的家譜。他的家譜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當年他的家人就是徒步從青島闖關東來沈陽開始學徒謀生的。彭老還連夜寫了一份2萬多字的回憶錄,把從自己祖上開始闖關東、在沈謀生的全程都寫了進去。為了給劇組成員把北市場講明白,彭老還手繪了一張北市場的老地圖,上面標注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北市場的劇院、商場、學校、企業。
“我就給你們劇組提一個建議,續集要多寫點勞動人民的故事,我這個自傳里都有啊,你們看看能不能借鑒借鑒。”彭老說。
“《闖關東》能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市場,這對和平、對沈陽都是一種宣傳和鼓舞。”和平區委宣傳部部長王菁表示。(記者 何騫)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