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展剛剛在京結束,19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分獲8個獎項,金銀銅3項大獎均被國外作品包攬。本次影展所有獎項均由觀影的同學和老師公開投票選出———連我們自己都認為國外作品要更勝一籌,我們的問題何在?影展名譽主席謝飛認為差距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技術,一個是思想!
評論家不少實干家稀缺
謝飛說的技術不是什么昂貴的高科技,而是簡單的操作。“影視專業不是純理論專業,而是操作專業,我們要訓練的是能力!眹獾膶W生重動手,中國的學生重理論,留校任教成了學生畢業后的首選道路,評論家培養了不少,實干家稀缺。
回顧我國的電影教育,謝飛說:“二三十年前學拍電影,基本是師傅帶徒弟,想拍自己的作品,就要先到制片場、攝制組去當副導演、當助手、當攝影助理、當錄音助理……我們俗話叫學電影的‘八年抗戰’,徒弟要跟著師傅在工作中繼續學習才能獨立?扇缃裎覀兊闹髁鹘逃趯W校,國內很多影視學校是在文科院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真正的制作老師,也沒有設備,大多是紙上談兵。紙上談兵談得再好,仗是打不贏的!痹趧〗M當助理的馮小剛、搞攝影的張藝謀、做了很多年美術指導的尹力都不是導演系出身,卻都成了成功的導演。謝飛說:“拍電影就是一個看能力不看學歷的行當。雖然我們招生時用了很多方法,憑著經驗挑選合適的人,但不一定就能看得準。國外和我們就不太一樣,他們學生入學都進入一個統稱為電影制作的專業,學習各種電影制作知識,最后自己覺得擅長什么,到高年級再去選擇要專攻的課程!
一夜難成名“偉大”要稍等
談到思想的差距,謝飛認為這是個綜合問題,一目了然,但是很難解決。某種程度上,學生作品在思想水平上的差距體現了當今中國電影創作的差距,體現了年輕電影人在根深蒂固的舊理念下的掣肘。
“視野狹窄、題材簡單、立意膚淺”,這是謝飛給年輕導演作品的評價!斑@跟我們整個招生和培養方針是有關系的。西方影視專業搞的是藝術精英教育,招的人很少,招生不限年齡、不限學歷,唯才而錄,有很多都是年齡偏大的、已婚的、或學過其他專業但是有藝術天賦的人,這樣的學生拍片時選擇題材就廣泛得多。去年我們學生影展一位以色列學生獲了大獎,他選擇的題材是伊拉克戰爭,因為他有生活經歷,所以他就能把題材拍得很廣、很重大,描寫人的生活和人性也比較深刻!睕]有生活閱歷就沒有深刻的題材,對生活缺乏理解,電影就會缺乏深度。謝飛說:“據我研究,全世界知名導演處女作推出的時間一般是30歲左右,巔峰作品要到40歲左右。所以一定要有經歷才能出作品,不是上完學就馬上‘偉大’了!
給中低成本電影更多空間
說起最近眾多制片公司提出的“中低成本電影”、“青年新銳導演”扶植計劃,謝飛認為年輕電影人要冷靜看待。“機會存在,但是沒有積累,沒有成績,就不可能有人敢為你的片子做風險投資!
對于這些計劃提出的誘因———中等投資電影真空的現實狀態,謝飛也有自己的看法:“扶植青年導演不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中低成本電影在中國缺乏生存的土壤,并不是電影教育的問題,而是年輕導演的展示空間太少,沒有足夠多的影展給這些中低成本的作品提供宣傳。國外任何地方都可以搞民間電影節,電影節多如牛毛,獨立電影、小成本電影的生存空間很大,而我們中低成本電影拍出來一般就不了了之了!比绾卧谌〉酶嗤顿Y機會的基礎上開創電影存活的廣闊空間,是中國年輕電影人必須面對的一個艱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