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合拍大片《黃石的孩子》在湖北黃石體育場舉行盛大首映式,導演羅杰·斯波蒂伍德、主演周潤發等將親臨活動現場,李冰冰、羽·泉等也將登臺獻藝,境內外150多家媒體云集現場報道。這些天,黃石早已熱鬧起來,街頭豎起了大幅的影片海報,市民們不時拿出手機、相機拍照。就連當地的主流媒體,也打出了首映倒計時1天的字樣。
而實際上,《黃石的孩子》雖然以救助60多個黃石孤兒為主線,但真實的故事發生地卻在陜西雙石鋪,黃石只是途經地。為了還原歷史原貌,影片輾轉蘭州、敦煌等地拍攝,片名從“苦海救孤”改到“苦海”,最后仍選用了“黃石的孩子”。
這部歌頌愛與勇氣的影片,和城市掛上了鉤,不管間接還是直接,電影已經為城市打造了一張無形的名片,城市之名也因一部電影更響亮。
走進電影:何克用愛救助黃石孤兒
有人說,《黃石的孩子》是中國版的《辛德勒名單》,這本來也是導演羅杰的初衷。在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中,日軍侵華時期,從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記者喬治·何克來到中國,本來要用相機揭露日軍暴行,卻親眼目睹了殘忍的南京大屠殺,他為了告訴世界戰爭的真相,深入戰場進行報道,卻不幸被日軍俘虜。
生死關頭下,新四軍將領陳漢生救了何克,并最終讓他躲到黃石,在這里,何克遇到了屠殺中幸存下來的60多個孤兒,雖然語言不通,但何克卻肩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戰火逼近,為了避免這些孩子再次受到殘害,何克等人帶著這些孤兒離開黃石,越過雪山來到沙漠邊緣的山丹。但最終,何克卻因不幸染上破傷風死去,年僅30歲。
回望歷史:英國記者親寫小說祭奠
片中被何克救助的孩子中,還有很多人至今仍生活在山丹,譬如影片片尾現身的那幾位老人。導演羅杰透露,在甘肅山丹,至今還矗立著一塊何克的墓碑,以紀念他救助孤兒的功績。
羅杰告訴記者,影片《黃石的孩子》原小說就叫《黃石的孩子》,作者詹姆斯·邁克梅納斯現任英國新聞集團國際公司董事,這段歷史被挖掘出來還要追溯到20多年前。“英國記者詹姆斯來中國做采訪。一天,他在酒店附近的一個小酒吧里坐著,聽見后面有人談論,在一個叫山丹的地方,人們要給一個英國人豎一座紀念碑,這讓他感覺非常有意思,那是1983年的事。從那時起,他就開始一點一點地與山丹的孩子們接觸,并開始發現何克的生活。”
還原真實:“黃石孩子”實為“雙石孩子”
影片結束后出鏡的幾位老人便是當年被何克救助的聶家四兄弟,也就是片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在前不久的一次研討會上,“老大”聶廣淳老人說,當年何克并未從湖北的黃石出發,而是從陜西的雙石鋪出發,最后到達山丹的。
記者從制片方其欣然影視公司了解到,當年詹姆斯聽到這個故事時,因英文發音的緣故,將“雙石”和“黃石”搞混了,誤將“Shuang”寫成了“Huang”,于是就有了《The Children of HuangShi》,最后變成今天的“黃石的孩子”。不過,雖然真實生活中的何克并未從湖北黃石出發,但在他們行走的路途中,的確經過了黃石這個地方,并最后到達山丹。片方表示,“聶老是看過劇本的,在片尾也和其他幾位見證人一起,對何克做了很高評價。他指出地點和歷史不符,國外制作團隊對中國地理和歷史認識的確有偏差,但在基本沒有很大出入的前提下,我們也不必過于苛求。”
借名電影:讓黃石走向世界
雖然真實的故事發生在雙石,但這無礙于整部影片,不經意間,這個題材還為電影和城市架起了一座橋。一個偶然的機會,黃石市獲悉該片與黃石有緊密聯系,題材意義重大,對提高城市形象和社會知名度意義非凡。于是,在去年1月《黃石的孩子》橫店關機儀式上,黃石市委宣傳部長陶慧芬親赴現場,并和其欣然公司達成意向,電影首映式也花落黃石。
自黃石首映消息傳開后,熱心的黃石市民開始獻計獻策,有網友表示:“如果你關注了這部電影,你就能感受到里面一種‘大愛成就不朽傳奇’的精神,就會看到《黃石的孩子》能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什么。”近日,黃石更是組織了少兒繪畫“黃石的孩子”等活動,大型賓館等場所紛紛拉出首映橫幅。
意像城市:城市借名電影是好事
羅杰10年前了解到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萌生了拍攝中國題材的想法。8年前,羅杰接觸到原名為《苦海救孤》的劇本,隨后花了三四年完善劇本、找投資,又用了兩年選演員,最后來中國取景。為了還原歷史,劇組沒有選擇黃石作外景地,而是遠赴蘭州、敦煌等地拍攝,經歷風雪,穿越大沙漠。
輾轉多個城市拍攝,最終卻讓黃石因為影片而響亮,這是羅杰始料未及的。“我拍攝該片最原始的想法還是還原歷史,但電影拍出來,無形中影響了黃石,這是好事。”其實早在羅杰的《007:明日帝國》中,他就運用了多個城市轉換的視角,比如邦德為了破壞卡佛的陰謀,從倫敦、漢堡一路奔波到西貢,沿途風光在羅杰的鏡頭下令影迷嘆服。不經意間,電影為城市帶來了聲名與影響。
那些與城市有關的電影
●《羅馬假日》雖然奧黛莉·赫本扮演的安妮公主與格力高利·派克扮演的記者之間的無果戀情令人遺憾,但片中的許愿泉、西班牙廣場上的破船噴泉、西班牙臺階都成了影迷心中的經典,“真理之口”更是久負盛名。這部電影之后,羅馬成了浪漫之都,也成了旅游勝地。
●《曼哈頓》伍迪·艾倫的這部影片拍的是紐約,影片開頭通過照片、長鏡頭表現紐約城市景象,伴以伍迪·艾倫的旁白。在某種意義上,他塑造了紐約的形象———20世紀的世紀之都,受良好教育的知識階層在這里過著復雜而生動的生活。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導演吉賽貝·托納多雷回到美麗的西西里的老家,走遍西西里超過60個城鎮,尋訪故事中幻想的卡斯提庫托鎮,后來找到了席拉庫薩鎮,一個寧靜、美麗、充滿生命力的地方。意大利美女莫妮卡·貝魯奇扮演的瑪蓮娜在寧靜的小鎮上搖曳生姿,令人心動。
●《西雅圖不眠夜》
一個是遠在西部的湯姆·漢克斯,一個是遠在東部的女記者梅格·瑞恩,兩人屢次失之交臂,終于他們在西雅圖的夜晚相遇,最終走到一起。于是,這個美國西北部最大的城市因電影而浪漫,片中燈火闌珊的港灣也永遠定格。
●《迷失東京》比爾·默瑞扮演一個遲暮過氣的電影明星,在語言不通的陌生城市,邂逅了與他同住一個賓館的少婦斯嘉麗·約翰遜,由于和當地人交流的障礙,兩個人都無法接近這個陌生的城市。于是,他們彼此產生了認同感、親近感、歸屬感。影片運用了東京這個載體,恰到好處地詮釋了人在城市中的迷失。
作者: □晚報記者于音報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