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著名導演李少紅。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
大陸著名導演李少紅。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
昨天下午,李少紅、曾念平夫婦在北京的發布會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因為圍追堵截夫婦二人的媒體太多,制片方不得不將專訪安排在酒店的地下室,幽暗的地下室曲折復雜,記者幾近迷路。
而李少紅的心情也有些煩亂,說到網上鬧哄哄的造型事件,她一再解釋其實那是網友的片面看法,她掏出自己的相機,給記者展示頭一天自己拍攝的賈母的一場戲的劇組,她說在真實的片場下,人物的造型就完全不會讓人產生怪異的感覺。“我相信大家看到全劇之后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導演回應質疑
1、宣傳策略
劇照單獨公布,且分批發放被質疑炒作?
本來計劃不是這樣,我們本來6月份想發布,但是趕上地震,大家都關注災區。就把這些照片存下來。結果照片被盜讓我們不得不被迫發布。而且演員太多了,一線就136個人,一共兩三百演員,這樣不可能一次性發布完。
2、造型意圖
演員造型用很多統一元素,很多人分不清誰是誰?
我們建了個5000平米的大棚,用8000多盞燈,20多輛發電車,我們是用拍電影的方式來拍電視劇的,不會讓人覺得演員面目模糊。
其實我們原來想走得更大膽一些,現在這么炮轟,我都不敢走了。以前我想更風格化,大家說讓我參考孫溫的畫,其實這本書擺在我桌上好幾個月了,如果根據這個去寫,更加京劇化。有一點要說明,我們造的是《紅樓夢》,一定不是寫實的,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包括景光色以及演員的選擇,都是一個系統的標準。這種妝容,你擱在里面,就是一個活著的人,不會覺得突兀。葉錦添說,《赤壁》才20個人物造型,而且是按照寫實的方法拍的,而我們拍的是亦真亦幻的。每個人物至少有兩到三套衣服和妝容,每套衣服有正面和側面的照片,正面和側面又分全、中、近三個景。主要人物,像十二釵,服裝就更多了,難度可想而知。你們既然喜歡《桔子紅了》、《大明宮詞》,就應該相信我們的水準。以后我想出一本《紅樓印象》,現在自己在拍一些花絮照,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3、網友爭議
網友的諸多爭議劇組聽進去了么?
我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沒時間上網看網友評論。但也聽說了一些,不少人的意見和我們想的不謀而合。其實我不管他們穿什么衣服,只負責拍,這些造型與劇情結合才有生命力,不能單看。
《紅樓夢》我們每個人都不止讀了四五遍。如何在讀完之后變成形象,是我們的共同勞動成果,不是隨便的。其中我們為之付出了五六個月的努力。我尊重大家的意見,也請大家尊重我們。我們的水平和職業道德也決定我們是認真對待的。
一部劇包含很多因素,包括燈光、道具、場景等等,現在網友只抓住一個元素就對新《紅樓夢》大加批評,我覺得是不太理智的。其實大家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但不能這樣就不讓我們生存。希望大家能夠平等地看待我們的工作。我XX就發現有些網友心態有問題,沒事就愛惡搞,而且還喜歡起哄對罵,巴不得有人來回應,就好接著罵。
我們作為創作者已經非常冷靜客觀,無數次地推翻自己,無數次地改良。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跟葉錦添討論在改,我們并不是不聽大家意見。和最開始的造型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了。有些網友意見我也發給葉錦添,請他參考。
4、專家態度
專家提出劇組不夠重視專家意見,劇組態度如何?
周嶺作為我們的顧問開始的時候已經幫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有些東西我們內部不統一,我就會發短信給周嶺讓他來決定。比如有個細節是賈璉把女人的頭發藏在靴子里,那一根頭發藏進去怎么找得到,周嶺給我們的意見是這是一種性暗示,可以用一綹頭發。我們按照他的意見來的。而大觀園的構造也請教了他很多,包括位置怎么定,按照他說的畫了圖。
5、新舊對比
很多人把現在造型和87版比較,認為新版不如87版
《紅樓夢》反復被搬上過屏幕,前人的作品給了我們標桿,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的障礙。如果真的拍成87版那樣,大家就滿意嗎?小修小改大家就滿意嗎?還是只要有劉海大家就能認可?要是這樣的話,大家可能又會說我們沒創意。
-導演闡述
要拍亦真亦幻感覺,虛最難拍攝
《紅樓夢》究竟要怎么拍?李少紅說,這是困擾她很久的問題。最后,她和曾念平決定還是以“虛”的風格為主,但如何拍出這樣的“虛”則是高難度的挑戰。她說在畫面和風格上會堅持唯美而帶些虛渺的感覺。而最后還會用大量的電腦特技來制作出一個“夢”的感覺。
動用80后編劇來寫劇本,這樣的《紅樓夢》是否更有青春氣息?“你也是年輕人,應該想看到不一樣的《紅樓夢》吧,和老版一樣,還有什么重拍的意義”。
臺詞的風格會更戲劇化么?她說自己想更戲劇化一點,里面很多對白其實都特戲曲。“但如果改得太戲劇化,網友又會板磚把我拍死”。所以,現在她選擇的是情節基本忠于原著,只是在風格上會更夢幻。
她舉了自己剛拍攝的秦可卿的一段夢境的戲,“為什么要用6萬的燈光?讀《紅樓夢》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想像,但要細化到具體的畫面,真的是要花很大心血!”而一些細節也讓她大傷腦筋,“我拍賈璉的一根頭發要放在靴子里,我也不明白為什么要藏在靴子里,所以也會不停地思考和請教”。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