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圖片:1965年1月31日晚,北京市三千多名歸國華僑學生舉行春節聯歡晚會,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廖承志出席了聯歡晚會,與歸國華僑學生一起歡度節日。 中新社發 許穎 攝
從新中國建立伊始,滿腔熱情建設新家園的歸僑生,到新時期親近祖(籍)國、尋找歸屬感的“僑二代”、“僑三代”,僑生“登陸”內地大學已經60年。無論是學成離開,還是落地生根,在中國內地大學的歲月都改寫了華僑生的人生,他們從此與祖(籍)國真正血肉相連、再不能分離。在中國內地大學的經歷,使“祖國”這兩個字,真真正正從護照上移印到了他們的心里。
印尼首位漢語博士:
漢語是終生的事業
在上海師范大學的對外漢語學院,印尼華僑生林美蓮開心地告訴記者,她剛考出了漢語水平考試(HSK)8級,“我的偶像是師姐陳玉蘭,我要學好漢語回印尼做個漢語教師。”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外漢語教師已經成為華僑生就業首選。
林美蓮提到的陳玉蘭,是印尼第一個正宗的漢語言方面的專業博士。“1995年,印尼還沒引進HSK的時候,我就到新加坡通過了高級考試。”1996年,陳玉蘭一家回到泉州晉江祭祖,“我當時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到中國內地學習漢語。”
在華僑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期間,陳玉蘭就成為世界漢語教學協會的永久會員,協助草擬中印漢語水平考試的合作草案,為印尼成功引進漢語水平考試立下汗馬功勞。
2000年畢業后,陳玉蘭一邊在印尼國立大學兼課,一邊著手創辦專門教授漢語的智民學院。智民學院與華僑大學合作,在印尼開設了中文海外自學考試點,不僅印尼人來讀,也吸引了在印尼工作的馬來西亞人、中國人,為印尼高校培養了5000多名漢語人才。
2004年,陳玉蘭考入上海師范大學,師從中國語言學泰斗范開泰教授。2007年,她的“漢語與印尼語動詞重疊對比”的博士論文以優異成績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一畢業,她就與華僑大學合作開辦了印尼中文碩士班,招收了37位主要來自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中文教師和華文媒體從業人員,在印尼首開先河。
“漢語是我祖先的語言,也是全球華人永遠的母語,更是我終生的事業。”在印尼國民教育部,陳玉蘭深受重視,擔任教育部校外教育司華文統籌協調處學務部主任、全國考官及教官聯合會中央理事會聯絡部理事、漢語水平考試(HSK)委員會秘書等職。
華大“小東方”:
明星教父工廠
當記者見到執掌香港有線電視(TVB)演藝訓練班長達26年之久的鐘浩時,他絕口不提自己在華人娛樂圈創下的輝煌,卻對自己在華僑大學求學的往事津津樂道。謙遜背后,是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黃日華、郭富城、沈殿霞、鄭少秋等諸多重量級明星對這位白發、清瘦、話語輕柔的老人的深深敬意。
1972年,鐘浩赴港進入TVB工作,香港娛樂圈鼎盛時期幾乎所有演藝明星皆出自其門下,堪稱當之無愧的“明星教父”。
“第一屆學生是周潤發那批,退休前是古天樂他們進來。周潤發非常勤奮,劉德華學習形體很用心,黃日華在藝訓班時就跳得相當不錯了……”對學生,鐘浩盡心盡力,在香港娛樂圈,他的大度和成人之美有口皆碑。
“我的藝術生涯是從華大‘小東方’開始的。”鐘浩口中的“小東方”,就是華僑大學藝術系1962級。這個非同尋常的集體,為國家多個部門接待外賓演出,藝術水準可與東方歌舞團媲美,因此有“小東方”的美譽。
1958年,中僑委抽調北京、廣州、集美三所華僑補校的業余宣傳隊,組成中央僑委、全國僑聯福建前線慰問團演出隊,這就是華大藝術系1962級的前身。1962年,在華僑大學校長廖承志的全力支持下,華僑大學成立藝術系,演出隊歌舞班同學全部直升藝術系,并招攬僑界優秀文藝青年人才加盟。
1960年,滿腔愛國熱誠的鐘浩毅然從印尼歸國。本想當個翻譯家的他,因為對舞蹈的業余愛好,再加上“當時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進入華大藝術系專修聲樂、器樂、舞蹈、舞美。
廖承志校長總是稱這些歸僑學生為“寶貝”。在廖公的關懷下,“小東方”的師資堪稱“夢之隊”:著名舞蹈家戴愛蓮、表演藝術家陳強、聲樂家錢瑛、散文家楊朔……他們都先后到“小東方”授課。
1970年代之后,“小東方”的成員們像藝術的種子,撒向大江南北。尤其是在香港,“小東方”成員貢獻卓著:
劉素琴,任香港麗的電視臺、亞洲電視臺、藝員訓練學院舞蹈導師、總監近20年。
陳靜德、葉秀芳是香港聲樂、形體名師,影星李麗珍、莫少聰等都曾登門學藝。
劉素琴、林彩蘭與鐘浩一起為最具知名度的香港校際舞蹈節和全港公開舞蹈比賽擔任評判達25年之久……
留在內地的同學,也成就斐然:田忠先任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館領事,回國后當選深圳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游國屏任廣州市歌舞團副團長,率團到世界各地演出;黃秀芬是北京市政協委員、國家高級舞蹈教師,章子怡、陶金是她的愛徒……
毫不夸張地說,華大“小東方”堪稱明星教父工廠,對香港40年來的文化建設功不可沒。
臺生“登陸”:
我們需要“根”的感覺
“我都在等著預訂春節的直航飛機票了。”到下個月,周汝真就在福建省皮膚病防治醫院工作整整半年了。今年7月,這個高雄姑娘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完成碩士學位后,被福建省皮膚病防治醫院正式錄用,有人說她是首位端起大陸事業單位飯碗的臺灣學生。
實際上,50多年前,就有一位優秀的“臺灣生”未到畢業就被選中,成為一名在周恩來總理身邊工作的大陸公務員。1952年,19歲的臺中姑娘林麗韞幾經周折只身回到大陸,成為北京大學生物系的一名華僑生。一年后,林麗韞被抽調到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本想成為一名生物學家的她,卻成了周恩來總理的日語翻譯,“總理很喜歡我有些關西口音的日語,他說像蘇州話一樣好聽。”此后,林麗韞以“臺灣生”的特殊身份為周總理做了22年翻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日本首相石橋湛山來訪,她都擔任主要翻譯。
如今,臺灣生“登陸”已經不是新聞。畢業之后這些臺灣生去了哪里?過得好嗎?才是最引人關注的。調查顯示,最受“臺生”歡迎的大陸大學是北京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經濟法學、國際法學、中醫針灸等專業最受他們歡迎。特別是中醫師赴大陸報讀研究生已經成為近年來臺灣教育的一大亮點。記者從福建中醫學院了解到,該校已經有400多名臺灣學生獲得了學士及以上的學位。這些畢業生有的返臺后擔任了當地中醫師公會的負責人,有的成為中醫藥大學的骨干教師,也有一些學生則選擇留在大陸繼續深造。
莊松冽是北京電影學院招收的第一位中國臺灣地區學生,畢業后,他選擇留在皇城根下,開起了名叫“雕刻時光”的咖啡館,如今已經擁有4家連鎖店的莊松冽成了融入大陸的“臺生”典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登陸”求學、學成后留下的臺灣學生逐年遞增。學成后回臺的人,求職時也會特別傾向于有赴大陸工作機會的職位。曾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的臺灣學生郭定源,畢業后幾次三番地到大陸,“這里市場更大,機會更多,還有,我們需要那份‘根’的感覺。”(陳麗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