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大年三十上午,冼就福和妻子黃五妹出了一趟門,路上見著熟人就寒暄一會兒,小輩們跑過他們身邊,不露一絲陌生。拿著沉甸甸的年貨,他們覺得,自己仿佛一直生活在廣西自治區北海市僑港鎮,從未離開。
事實是,1978年回國沒多久,冼就福一家就去了美國,早已加入了美國國籍。在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與他們有相同經歷的人將近3000人?赡苁鞘艿饺ツ陣H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回來過年的人少了大半。
“出去30年了,我每年春節都回來,這里才是家。”已過古稀的冼就福今年1月9日與妻兒一同回國探親。他說:“雖然我們入了美國國籍,但在心里面,一直把自己當成中國人、僑港人。看到家鄉的變化,心里特別高興!
憶昔日僑港感慨萬千
冼就福夫婦住在僑港鎮小港對面的一棟3層房子里,墻上掛著一幅1996年的僑港鎮全景圖,老黃歷正好被撕在了2月13日這個日期上;飯桌上有吃了一半的華僑粽子;房門貼著老虎貼畫、關公像和“福”字,與一般僑港人家無異。
下午1時,黃五妹正在看粵語電視劇《七十二家房客》,被逗得合不攏嘴。冼就福沏了一壺小兒子在臺灣為他買的龍井茶,邀請記者一起品嘗起來,“我在北海出生,17歲就跟爸爸離開去越南做生意,一晃眼就過了20多年,我這個當初的毛頭小孩都當了爸爸”。
“好景不長,1978年的事情,讓幾乎所有的華僑都拋家棄業,連夜坐船和走陸路回國。有一萬多人被安置在僑港。剛到這里的時候,我眼前一片荒灘,特別蕭條!
“但我們一踩上這里的土地,就感覺回到了家,輕松踏實!辟透Uf。同批跟隨父母回國的曾春霞也有同感,她說:“在我看來,祖國故鄉不是指出生的地方,也不是學母語的地方,而是你離開了很多年,回來后它還接收你、安慰你、關心你、幫你撫平創傷的地方!
說起往事,冼就福瞇起眼,似乎回到了那個年月,“到了這里,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會下海的就地取材做個三角艇,自謀活計;后來我帶家人去了美國,以后每年回來都能感覺到大變化。”
故鄉巨變牽動赤子心
“當初,美國的僑民來信說,那里如何如何好,天天像過年!钡H身到美國后,“因為語言不通,我三天都沒說過話!秉S五妹笑著說起當年的辛酸。盡管他們定居的舊金山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地方,但身處異鄉的孤獨很久都難以消散。
“一點都不像天天過年的樣子。”冼老說,剛到美國的日子,他只能到工廠做些木工,干些零碎活,賺的都是血汗錢。等到兒女大了,才稍微輕松了一點。
“1992年我回僑港鎮買了現在這棟房子,根就在這里。”冼老說:“現在變化大了,以前就幾艘8米長的三角艇,現在50多米長、600多匹馬力的漁船都不鮮見了!闭驹诩依锏年柵_上一抬眼,冼老就能看見小港里停擺的密密麻麻的漁船。天氣好的時候,他總要到鎮上轉幾圈。
根據僑港鎮人民政府公布的數據,2008年僑港鎮全鎮的水產品總量、產值、工業總產值都分別比建鎮初期的1980年增長50多倍、680多倍和3400多倍。僑港鎮亞平村的周先生也說:“各方面發展都特別快,來這里旅游、定居的人多了,大家的房子也越住越大!
黃五妹說:“我們在美國,時常跟兒孫說‘你們遲早有一天是要回國的,中國會越來越好’,還堅持讓兒孫學中文,現在我的小孫女要考大學,我就鼓勵她考北京的大學!
“回家好不好?”
“好!身邊都是熟人,出門很方便,僑港市場也大了很多,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在舊金山,住宅區跟商業區相互隔開,買個菜都要搭車。這次回來我要多住些日子,3月份再走。”冼老還說,他們這批出去的人都想著回來,盼著能落葉歸根。
過個踏實的家鄉除夕夜
下午2時許,一名男子帶著個小孩,氣喘吁吁地把4大包年貨拎進門。放下年貨,各喝了一大杯水后,才緩過勁來。冼老說:“喏,這就是我的小兒子,快40歲啦,今年他陪著我們兩個回來。旁邊的小孩是鄰居家的小朋友,就愛跟他玩!
“那么多東西,都是自己家里用?”
“不是,這是拜年用的!
“國外生意還好做么?”
“差了很多,這次回來,我也順便走走市場。”
剛說完話,冼先生捋起衣袖,和小朋友忙活著把年貨分成五份!鞍謰,我先去送禮啦,再晚點人家可能開始忙年夜飯了!闭f罷,冼先生領著小孩,拎上年貨,風風火火地走了。
看著兒子的背影,冼老臉上露出笑意,“前幾天,我帶他逛了逛僑港(鎮),他也很喜歡這里”。
下午2時30分,黃五妹走進廚房,開始準備年夜飯。冼老隨后起身,拍拍衣服,小心地拿出今年的春聯。貼完春聯后,他還要與老伴一起殺雞,準備幾份紅包,過個踏實的家鄉除夕夜。(黃巧雯 文/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