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之名最早見于《淮南子》,《漢書·地理志》亦有居庸縣,并注“有關”。居庸關在八百年前之金代,即以風景勝地著稱,為燕京八景之一,有“居庸疊翠”之稱。
出北京往西北行約百里即可到關城,關城建在一條三十余里溪谷中。此谷名關溝,山巒重疊,林木蔥郁,頗有畫意。居庸關的名稱據說是秦始皇修長城“居庸徒于此”而得名,歷代皆有修建。現在的城關是明代遺物。入關可見一座漢白玉石臺,稱為“云臺”。臺上原有石塔三座,元末明初被毀,后又于此建寺院,稱為“泰安寺”。清康熙年間遭火焚,但塔和寺院的基座遺跡仍清晰可辨。臺下券廳內亦可看到石壁上雕刻的四大天王和佛像,旁邊刻有六種文字的《造塔功德記》和《陀羅尼經咒》。
記得年輕時,讀過不少吟詠居庸關的詩文,自金元以來的作品尤多,但格調總不脫低沉。或驚嘆巉巖峭壁斷崖萬仞,關山崔嵬鳥飛不度之險;或低吟長城似帶山如疊嶂,玉壘金湯危樓粉堞之雄壯;或詠誦云淡天高,隨陽雁斷,撲騎黃沙漫關澗雪之塞景;或憑吊萬灶貔貅百代兵戈,怨角悲笳戍卒鬼雄之荒氛。薩都刺詩:“居庸關,何崢嶸,上天胡不呼六丁,驅之海外休甲兵”,也稱得上是悲壯之作了。筆者獨查清人魏源的那首,詩曰:“槖駝何部貢黃羊,平世渾忘古戰場。春草綠如秦塞界,桃花紅迂漢封疆。”詩雖未屬上乘,但吟之心曠神怡,令人愉快。明僧梵琦的七律《居庸關》詩云:“上都避暑頻來往,飛鳥猶能識袞龍”,原來居庸關在遼金時屬其內地,到元時是大都(北京)與上都(內蒙正蘭旗附近)之通道,元帝每年都要經此至上都避暑,故詩人有“飛鳥識袞龍”之吟。居庸關以險奇著稱,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譽。明代防務以北京為重,故視此關如咽喉,設“衛”駐軍,常有五千軍兵在此駐守。陳子龍曾贊嘆云“險到居庸地脈分,何須常戍羽林軍”,然而墨跡未干,李自成闖軍即從寧化、懷來經居庸關長驅而入,頓克北京。怪不得顧炎武感慨云:“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國法不行而人心去也。”可見關山險也莫如人心齊。
到居庸關不但可以登八達嶺長城,而且也可漫游附近的望景石,五鬼頭,六郎影,點將臺等七十二景,有心人自可去領略其中之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