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北京城,廟宇梵宮星羅棋布,佛事活動四季頻繁,幾乎每隔半月便有一次廟會,因此,與廟會息息相關的民間花會,也日趨發展起來。其組織之嚴密,技藝之高超,影響之深遠,均值得一談。
民間花會源遠流長,早自漢代即有之,彼時稱作“百戲”,宋、元時稱“社火”,其活動內容多為高蹺、旱船、秧歌、舞獅等等。南宋范成大對它的評論是:“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清代以來,由于滿族統治階級及八旗庶民皆迷信神佛,從而使民間諸般花會披上了一層濃厚的佛教色彩。尤其進入晚清后,由于慈禧太后的賞識與推崇,京城內外的民間花會組織不斷擴大,種類逐年增加,技藝日臻高超,影響日趨深遠。迄今有些會種,猶活躍在北京乃至全國諸多城鎮鄉村。
絢爛多彩的民間花會,舊京謂之“走會”或“過會”。因其從會首家出發,前往寺廟朝頂進香,總要穿街過巷,邊走邊練,故曰“走”或“過”。凡名剎開放之日即走會之日,如正月初二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祭財神,三月初三東便門里太平宮王母娘娘蟠桃圣會,四月十八日妙峰山碧霞元君誕辰,五月初十宣武門外都城隍廟城隍出巡,六月二十四日崇文門外關王廟祀關(云長)老爺磨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什剎海廣化寺盂蘭會等等。屆期各會云集于山門內外,歌之舞之,極一時之盛。
花會中的領袖曰“會首”,內部人則稱之為“把兒頭”或“大督管”,非德高望重、有錢有閑者,莫敢就其位。輔佐會首主持會務者謂之“前引”,一般由兩位諳于會規、巧舌如簧、精明干練的中年人充任。會中之成員,統稱為“會友”,均系五行八作中的窮苦勞動者與虔誠的佛教徙。
凡愿參加某檔花會者,首先熟習并承認其會規,由充當中人(即介紹人)的老會友口傳心授。其條目甚多,諸如“心有神佛,勿生邪念”、“籠箱自帶,茶飯不擾”、“善事多行,莫與人爭”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帶著神秘與迷信色彩的會規,是促使眾多會友團結共事的一條紐帶。其人際關系就象古代的梁山好漢那樣,“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心情肝膽,忠誠信義并無差。”
舊京民間花會,有文武之分,文會不表演任何技藝,其宗旨只是虔誠地為寺廟神佛奉獻供品,并為各路香客熱情而無償地服務。每屆各大廟會之期,文會還須先行一步,在通向山門的各條道路上高搭席棚,并設方桌、條凳、爐灶、茶具等物,以備眾香客及武會之友休息兼飲茶進食之用。
文會的成員,絕大多數都是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這些虔誠的佛教徒,平素各操其業,自食其力;每遇廟期走會,便暫停營業,心甘情愿地服從本會大督管的調遣,挑一副沉甸甸的“籠子”,內裝供品及服務所需之品,步行一二十里土路,乃至三四十里山道;一身臭汗,兩腳血泡,卻分文不取,毫厘不要,且滿面春風,毫無怨艾。其對佛的一片虔誠,可見一斑。
文會名目繁多,諸如專為佛教獻四季鮮花的“獻花老會”(多由豐臺花農組成),為佛敬獻高香的“盤香老會”,為佛敬獻月餅與密供的“供碗老會”,為沿途所設飯棚貢獻食品的“饅頭老會”,為茶棚、飯棚盤爐砌灶的“巧爐老會”(皆由爐匠組成),為沿途各棚帳提供夜間照明所用蠟燭或油燈的“燃燈老會”,為男女香客義務修鞋的“縫綻老會”(皆由皮匠組成),此外還有負責搭建席棚并捐獻葦席、杉篙的“拜席老會”(皆由棚鋪匠人組成),以及“獻鹽老會”、“粥茶老會”、“繩絡老會”、“修路老會”等等,不勝枚舉。其所以皆名之曰“老會”,蓋言其歷史悠久且受“皇封”也。廟會期間,各種文會所搭之席棚鱗次櫛比,一面面繡著“某某老會”黑字的三角形杏黃旗高挑于半空中,被徐來的清風吹得飄飄悠悠,與次第而來的一檔檔武會及三步一叩首的還愿香客構成一幅富于神秘色彩的立體畫卷。當金烏西墜、夜幕降臨之時,席棚中紛紛點起了紅燭或陶質的香油燈盞,一束束昏黃的光亮從席棚的縫隙透出來,與天際的月光星斗遙相輝映,加以從廟中傳來的陣陣鼓磬之聲和散自棚內的裊裊香煙,往往把人帶到對極樂世界的美妙的冥想中去。
文會每年糜費頗臣,會首盡管因此而傾家蕩產亦毫不心疼,此等“無我”之精神恰恰符合佛教的本意。
文會是各大廟會的慷慨贊助者與熱情的組織者,但最能烘托廟會氣氛的則非武會莫屬。舊京大小武會近百種,而最常見且必不可少者,僅十余種而已。每次走會,居首位者曰“開路”(亦稱耍鋼叉或舞鋼叉),演練時鋼叉上下翻騰,左右旋轉,銀光四射,響聲嘩然,大有逢山開路,不可阻擋的雄渾氣勢。緊緊隨其后是“五虎棍”,以勇猛、火爆見長,表演趙匡胤等與董家五虎搏斗的故事。。因其師承不同又有“少林棍”、“跟斗棍”、“五路打虎”及“藤牌少林棍”之別。
繼之是“高蹺”。那14副85厘米高的杉木腿子謂之“轄客木”,象征著山門前攔路的木柵。踩蹺者個個披紅掛綠,濃施粉黛,分別扮演漁樵、村婦、文武扇等人物;頻擊鑼鼓,盡情戲逗,翻滾跳躍,無一閃失。
步“高蹺”之后塵者,乃為“中幡”。凡練中幡之會友,皆彪形大漢。其幡高2丈,面質為紅緞,上繡“晃動乾坤定太平”七個黑緞字,系于碗口粗的竹竿上,頂部綴以串串銅鈴及筒狀花傘,總共約40斤。此物象征廟前之幡桿。按空門舊規,廟前幡桿平素只有木桿聳立,誦經有所“悟”時,立即掛幡于桿上,以告四方。故表演中幡時,總以扔得高,立得穩為準則。尤其是路經牌樓時,必須竭力將中幡扔向半空中,使其逾越牌樓而落下。表演者跑過牌樓后,以肩部或肘部承接;偶有以前額承接者,則更為精采;至于以雙手承接,雖美其名曰“懷中抱月”,然實屬下乘也。正因其難,故舊京有“中幡怕過牌樓”之俚語。
中幡之后是“獅子會”。此會所耍之獅子以“太獅”(即大獅子)為主,“少獅”為輔。太獅是娘娘廟山門前左右一對石獅子的象征。舊京獅子會以朝陽門外東壩的“大壩馬房堡子北門金鈴祖獅”最負盛名,這對自清代乾隆年間傳下來的青黃太獅,造型雄偉、兇猛,舞動起來精神抖擻,粗獷有力,節奏明快。它出動時,各路獅子都要閉目頷首,伏俯在地,為其讓咱,因此而受皇封。
列于獅子會之后者,依次是“雙石頭”、“石鎖”、“杠子”、“花壇”、“吵子”、“杠箱”、“天平”(又名“蓮花落”或“什不閑”)、“神膽”(即大鼓)。十三檔花會排列有序,督旗迎風招展,鑼鼓響徹云天,綿延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