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的宦官高力士被流放到貴州時,看到貴州的薺菜很多,卻沒人采來吃,便作詩云:“京師論斤賣,此地無人采。貴賤雖有殊,氣味終不改。”薺菜是野菜,分甜薺菜和苦薺菜兩種;甜薺菜有一股清香,苦薺菜略帶苦味,都是春天很好的野菜,南北各地都有。在北京不少人很喜歡吃薺菜,清初柴桑《燕京雜記》云:“薺菜遍生野外,窮民采之,清晨載以小筐,鬻于市上,味甚甘脆。”詩云:“其甘如薺菜,信然。”作者引用了《詩經》的句子,說明我國吃薺菜的歷史是極為悠久的了。
薺菜最普通的吃法是用肉絲炒了吃,或是在開水鍋中煮熟之后,切碎了和豆腐干拌著吃,再有用薺菜和肉作餡子,包餃子吃,都是很可口的。在北京春天里吃薺菜餡餃子,如江南吃薺菜大餛飩、薺菜湯團一樣,都是清香可口的食品。寄寓在北京的江南人特別歡喜吃薺菜,還另有一個原因,因為一看到賣薺菜的,不但會有春回人間之感,也會油然地想到江南郊原春色,想到故鄉的風土。在江南春天,薺菜炒筍絲,薺菜拌冬筍,都是具有季節性的家常名菜啊。
說到野菜,北京在歷史上還講究吃天壇龍須菜。《析津日記》上記載:“天壇生龍須菜,清明后,都人以鬻于市,其莖食之甚脆。”《帝京歲時紀勝》也說:“三月采食天壇龍須菜,味極清美。”但這些只是書上的記載,在我的記憶中,在幾十年前,再沒有聽說什么“天壇的龍須菜”了。大概人世滄桑,也波及到京華草木;天壇雖大,可能早已沒有龍須菜了吧?再有,在榆樹飄香,“榆錢兒”滿枝的時候,把榆錢兒和面蒸熟,上鍋稍放精鹽、蔥花,用油炒食之,極為香美,這是王漁洋在《人海記》中也記載過的,是宮中御廚賜給翰林學士吃的珍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