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第一次看到萬壽山昆明湖的照片,是一張六寸黑白片,近景是一頭雕塑牛,稍遠,是一片水面,遠景是以佛香閣、排云殿為中心的萬壽山,那時,真覺得此景只應天上有!而印象最深的是照片上的那頭牛,別人一提起昆明湖,我就想到湖邊那頭牛。
上中學以后,有機會去游萬壽山了。第一次去的時候,進了東宮門,游了仁壽殿、樂壽堂,看了德和園大戲臺,然后順著長廊一直往西走去,到了昆明湖找湖邊那頭熟悉的牛。但是,一直走到長廊的盡頭石舫,也沒找到它。我問同伴們,他們笑了,把手朝十七孔橋的方向一指:嗯,牛在那邊。
我終于找到留在我心中已久的那頭牛。它的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邊,是一座銅鑄的如真牛大小的牛,臥著,昂首凝視遠山近水。據說它是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重修頤和園時鑄造的。
中國古代就有把銅比為金的說法。因此,不少人把這個銅牛就叫做金牛。乾隆皇帝還命匠人在牛的身上刻上了一首“金牛銘”。據說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后,大肆劫掠。有些洋人聽說昆明湖邊有金牛,就進園搜索,可是這頭牛又大又重,砍不動,搬不走,仔細看來乃是黃銅鑄成,就亂砍幾刀,連呼晦氣!悻悻而去。
為什么要在昆明湖邊鑄造這么頭牛呢?我向別人一再請教,綜合起來大體有這么幾種說法:一是“五鎮”說。說北京城有金、木、水、火、土五大鎮物。大鐘寺有“鐘王”之稱的大鐘是金鎮,景山是土鎮,昆明湖則為水鎮。湖邊的銅牛是為了鎮水。二是“洪水標志”說。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昆明湖正在北京的西北,比紫禁城的地基高約十米,到了多雨季節,仔細觀察昆明湖水位與銅牛地基的距離,可據以做好城里的防洪工作。三是“牛郎織女”說。在昆明湖西堤的玉帶橋附近,有一個栽著不少桑樹的“耕織園”村,二百年前,那里的人們采桑養蠶,煞是熱鬧;而昆明湖東岸又有一頭銅牛,于是把前者比作織女,后者象征牛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