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聞,美國舊金山舉辦的一個展覽會上,裕華公司經銷的“北京皇宮花”博得好評。所謂北京“皇宮花”者,即“北京絹花”也。
絹花在中國,據說已有1200年歷史,北京制作絹花始于元代,至今也有六百多年了。當時專供皇宮內苑妃嬪、宮女作頭飾花,后來,王宮大臣家的小姐亦多配戴,進而傳至民間。及至清代,北京女子皆以頭戴絹花為美,并示吉祥。因之絹花藝人日增,北京崇文門外還形成了絹花之集散地,此即“花市大街”之由來。
清光緒年間出版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崇文門外迤東,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謂花者,乃婦女插戴之花,非時花也。”“花有通草,綾絹、綽枝、摔頭之類,頗能混真。”其所舉多指頭花,另外還有枝花、盆景、戲劇花等。除花市外,西城之護國寺,東城之東安市場、隆福寺等處,亦有絹花產銷。
由于絹花空前的繁榮,隨之出現了行業性活動——白緩獻花會。花會以東藥王廟為會址,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絹花藝人將制作精美的枝花、盆景、花環等敬獻佛前;同時,將上好的頭花,進貢皇宮內苑。皇宮也要派出太監參加這一盛會,以示祝賀。
隨著絹花生產的興旺發達,制作工藝亦愈加精湛,分工也愈加精細。如有的專做供皇宮內苑用的“宮花”,有的專做供舞臺演出用的“戲劇花”,有的專做民間婦女戴的“頭花”等等。花商也五花八門,資本較多者均設前店后廠(作坊),亦有專賣外商“洋花”的;小本作坊制作的絹花,或賣給花店,或每日清晨到花市設攤零售。山東、河南、東北各地,每年都有“花客”到北京定貨,使北京絹花流布全國,頗負盛名,被譽為“京花”。
絹花的興旺一直延續到清末,后來由于戰爭頻繁,便目趨蕭條。許多京花藝人被迫外流謀生,而留京者亦多在冬三月作花,其他季節只好另謀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