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紅柳綠,春光明媚,美麗的桃花總是和春光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早春三月,桃花盛開,花兒雖不象牡丹那樣國色天香,富貴氣逼人,也不象蘭花那樣幽靜素淡,過于潔凈。
桃花,原產(chǎn)中國,有3000多年的歷史。然而,在某些植物學(xué)書籍中,卻被誤認為是波斯的土著。事實上早在漢代,桃便沿著絲綢之路,從中國傳播到波斯了。
中國桃花多姿多態(tài),多種多類,有絳桃、緋桃、碧桃、二色桃、日月桃、鴛鴦桃、壽星桃……,不勝枚舉。
碧桃這個名稱首先見于唐代郎士元的詩句:“重門深鎖無人見,惟有碧桃千樹花。”但花形花色都沒有說,無法知道它究竟是怎樣一種桃花。王安石的《寫生碧桃花歌》則說“枝上白云吹不散,階前明月照疑空”,顯然指的是白花。范成大《詠緋碧兩桃花》詩,有“碧城香霧赤成霞”之句,好象真是碧色的花。明王象晉《群芳譜》說:“千葉桃,一名碧桃,花色淡紅。”現(xiàn)在是把專供觀賞的重瓣桃花,不論紅白深淺,高矮大小,都叫碧桃。
歐陽修曾有感于“牡丹花之絕,而無甘實;荔枝果之絕,而非名花”,而桃則是兩者兼美。
桃花是許多人喜歡的觀賞花卉,桃子也是人們愛吃的水果,有花有實,正如梁任昉所歌詠的:“開紅春灼灼,結(jié)實夏離離。”桃子種類繁多,大小不一,形色各殊。五月桃、六月白、水蜜桃、肥城桃、黃金桃、毛桃、油桃、冬桃,琳瑯滿目。
蟠桃是一個別致的名稱。東方朔《十洲記》說:“東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樹,屈蟠數(shù)千里,曰蟠桃。”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名稱,來命名現(xiàn)在這種扁盤形的桃子,未知起源于何時。《群芳譜》有方桃和餅子桃,顯然都是蟠桃的異名。
水蜜桃、肥城桃等等,都是形大色美,玉液瓊漿,甘甜適口,為人喜好的佳果。
桃樹栽種生長迅速。白居易的《種桃歌》對于這個性狀,有具體生動的描寫:“食桃種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長枝葉,三年桃有花。憶昨五六歲,灼灼盛芬華。”宋陸佃的《埤雅》說:“諺曰:白頭種桃。又曰:桃三李四,梅子十二。”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是熟知這些諺語。
關(guān)于種桃,還有一個故事。宋代詩人石曼卿在海州做官的時候,看到那里山高路險,少有林木花卉。他于是叫人用泥裹了桃核,拋擲在山里,幾年以后,便滿山花開,爛漫如錦,現(xiàn)在飛機播種,也使用種子裹泥的方法。
中國桃子,又稱壽桃,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征。東方朔的著作——《神異經(jīng)》說:“東方有樹,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和核煮食之,令人益壽。”但世上哪里有這么大的桃子呢?
壽桃也叫蟠桃。神話傳說,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王母娘娘慶壽,謂之蟠桃會。現(xiàn)在圖畫里畫的壽桃,都是尖嘴形的一般桃子,而不是扁盤形的蟠桃。兩者同名蟠桃,意義卻不相同。
桃花是中國文學(xué)的重要題材之一。“桃之夭夭,灼灼其華”,3000年前的中國詩歌總集《詩經(jīng)》,就已經(jīng)在歌頌了。“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天流”,唐代詩人劉禹錫用“山桃紅花”四字輕描淡寫出一幅春山春水的畫面,為中國自然水山增添了許多美麗的色彩。長期傳頌的陶淵明《桃花源記》,1000多年來,對于無數(shù)追求理想生活的人,是巨大的慰藉。其他如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故事,劉晨阮肇遇仙的傳說,以及孔尚任的《桃花扇》傳奇,都是有關(guān)桃花的可貴的文學(xué)遺產(chǎn)。由此可見,中國人對桃花,感情有多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