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28日消息:在前不久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林區火災的撲救過程中,廣大森警官兵和林場職工克服重重困難,創造了森林火災撲救史上的奇跡。今天新華社文章認為,中國在撲救火災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隱患也暴露了出來。
據報道,為了撲滅這次森林火災,中國投入了將近2萬名森警官兵和林場職工。而美國、俄羅斯等國同期也發生了大型火災,火災的嚴重程度遠大于我國,但這些國家卻只投入了很少的人力。林業專家告訴記者,除了對火災的認識問題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撲火工具比較先進。
以美國為例,在發生較大范圍的森林火災時,消防隊員一般都能得到空中滅火飛機的迅速和有力支援。森林火災多發地區的消防部門一般都配備有滅火飛機和直升機。除消防部門的飛機外,軍隊的飛機在必要時也將提供增援。森林消防部門還培訓了一批消防傘兵,在遇到緊急災情時,可以迅速空投到發生火災的邊遠地區山林中。
俄羅斯政府也很重視護林防火方面的科研工作,近年來為此投入了大量財力。目前俄羅斯正在加緊研制新型的空中和地面監察及滅火設備,如別-103小型巡邏機、別-200型加油機、直升機溢水設備、新型地面滅火器等。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胡海清說,相比之下,中國目前撲救森林火災還主要依靠人力,在滅火機具、基礎設施等方面都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中國平均每公頃林地的防火經費投入不足2元,而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防火經費投入分別是中國的7到40多倍。
另外,從火情發現預警機制看,中國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由衛星、飛機巡護、各地面監測點以及林場巡視人員構成的“天地人”立體防備監測系統。一般而言,火情一旦出現,國家很快就可以掌握情況,并通知當地政府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撲救。但在遇到撲救任務重的特大森林火災時,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涉及鐵道、民航、氣象、武警、軍隊等諸多方面,而國家林業局防火辦由于缺乏相應的權限,盡管有關部門都非常支持,仍然很難實現“協調統一、迅速反應、打早打少打了”的目標。
內蒙古北部林區森林大火撲滅后,記者多次聽到這樣的建議:應迅速健全和完善起一套像全國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一樣,可以及時有效統一協調指揮的全國性火災撲救機制。(段世文 李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