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0日電 一項歷經兩年完成的最新專業調研指出,加強職業安全教育,建立國際化的化療防護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法規,改變中國醫院化療防護頹勢局面,確保醫護人員的健康已迫在眉睫。
據光明日報報道,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和中華護理學會等的調研人員于2000年和2001年對全國74家綜合醫院和33家腫瘤醫院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護士以及60家醫院骨髓移植層流病房進行了訪談式調查,內容包括化療藥物管理模式、防護設備配置、正確使用情況以及化療廢棄物的處理方法等。
調查結果令人觸目驚心。在167家醫院中,采用規范化集中式管理的僅有8家,達標率為4.79%,而95.21%的醫院仍沿襲落后的分散式管理。在設備方面,僅有22家醫院為護士裝備了生物安全柜,40家配備了不具備防護功能的潔凈臺,而105家醫院沒有配置任何化療操作裝備。從防護用具使用上看,護士戴手套符合正確要求的僅占9.58%;而穿一次性無纖維防滲透隔離衣的僅有1家層流病房,合格率不足1%;還有62.28%醫院護士操作時沒有穿隔離衣。在化療廢棄物處理上,僅有31家醫院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帶蓋容器,而136家使用方法不當。
中華婦產科護理學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護師毛秀英指出,化療藥物在治病的同時,還具有致畸致癌和臟器損害等副作用,對操作人員具有潛在的職業危害。操作者可通過皮膚接觸、呼吸道吸入和經口吞食等途徑受到低劑量藥物影響。
目前化療藥物已在臨床廣泛使用,但中國尚未有完善的有關化療防護法規,操作人員對自身保護也未能引起足夠重視。而國際幾大權威機構為接觸化療藥物的醫務人員制定了一整套的安全防護制度和操作規定,發達國家已廣泛應用。相比之下,“我們落后人家幾十年”。
毛秀英認為,要想迅速扭轉這種被動局面,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加大投入、改善工作環境的同時,建立并制定一套國際化的化療防護管理體系和相適應的法規;另一方面,加強環保及職業防護意識教育宣傳,培養一批職業防護的專業人員,負責監管此項工作,對長期接觸化療藥物人員要定時更換崗位,定期查體。(匡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