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要兼顧經濟增長與物價穩定
8月10日,央行發布2022年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涉及到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人民幣匯率、化解金融風險等多個部分。
報告開篇內容中,首先介紹了上半年經濟發展情況。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0.4%,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在全球高通脹背景下保持了物價形勢的穩定。
報告指出,今年物價漲幅仍將運行在合理區間,有望實現全年CPI平均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一方面,從基本面來看我國具備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的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短期內我國結構性通脹壓力可能加大,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織下物價漲幅可能階段性反彈,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8月10日早間,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數據,7月CPI同比上漲2.7%,環比上漲0.5%,符合市場預期。這一數據與報告中對于下半年CPI走勢的預期也保持了一致。
“隨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不斷收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陷入衰退交易,我國面對的外部通脹壓力減輕。但鑒于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對于未來的外部通脹壓力仍不能過于樂觀。”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預計未來CPI將溫和上升,但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標以內。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全球通脹水平持續高位運行,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也引發了市場對于中國貨幣政策走勢的關心。而2022年以來,央行始終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強化信貸政策引導,幫助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堅決支持穩住經濟大盤。
總體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主動應對,靠前發力,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對比發現,相較于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表述,本次報告中新增強調“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不超發貨幣”等內容。
在關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走勢部分,報告中也指出,主動應對,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報告明確,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力爭經濟運行實現最好結果。同時,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調整的溢出影響,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上半年經濟面臨內外多因素超預期沖擊,國內貨幣政策積極作為,通過總量+結構工具,在總量保持合理增長情況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受困行業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實體經濟薄弱環節支持力度,保障重點項目融資,促進經濟活動加快恢復。
“盡管報告中有提及防范結構性通脹問題,但不會影響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周茂華分析稱,主要國內物價整體溫和可控,糧食連年豐收等物價穩定基礎較好;同時,國內結構工具與財政、產業政策配合精準支持,有助于平衡經濟恢復與保供穩價。
此外,報告中還提到了多項內容,包括: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突出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等。
周茂華指出,展望下半年,國內經濟面臨形勢依然復雜,國內經濟復蘇基礎有待夯實。海外需求有所放緩,全球通脹高燒不退,國內需要防范發達經濟體政策潛在外溢效應和國內結構性通脹壓力。
周茂華表示,由于目前市場利率維持低位,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經濟活動持續恢復,短期全面降準、降息偏謹慎,需要等待進一步宏觀經濟數據指引。但降準、降息及結構工具仍處于工具箱,預計央行將根據宏觀經濟與物價表現靈活調節,貨幣政策延續穩健略偏松格局。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