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經略】中國如何填平“數字鴻溝”?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題:中國如何填平“數字鴻溝”?
記者 宋宇晟
兩位老人開心地坐在村頭的石磙上,高高舉起手機,與遠在他鄉的親人視頻通話。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巨變——雕塑作品展”中,一件名為《5G時代》的雕塑,記錄了當代中國鄉村數字生活的具體瞬間。
十年之間,在中國廣大的鄉村中,這樣以數字方式連接親情的場景,愈發成為常見的場景。而這與中國在彌合“數字鴻溝”上的持續努力,密不可分。
“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
“相比城市,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農村網絡發展有著深深掛念和殷切希望。
位于云南的獨龍江鄉是獨龍族的主要聚居地。這里深處峽谷,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新中國成立初期,獨龍族“一步跨千年”,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當世界已步入數字時代,獨龍族還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嗎?這個問題如今有了答案。
2022年7月,獨龍江鄉6個行政村實現5G網絡全覆蓋。電商、直播帶貨這些數字時代的產物,正逐漸融入獨龍江鄉群眾的日常生活。
從上世紀通信要靠翻山越嶺,到后來“放炮傳信”,再到本世紀開通移動通信網絡……如今,獨龍江鄉進入數字時代,人們也玩起了直播帶貨、當地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看病實現了遠程醫療會診……
獨龍江鄉只是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來,中國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全國已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
2021年,我國固定寬帶平均下載速率62.55Mbit/s,比2013年增長16.7倍;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59.34Mbit/s,比2016年增長4.0倍。網絡速率大幅提高,為群眾生活品質提升、企業降本增效發揮了支撐作用。
“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網速提上去的同時,通信資費降了下來。
自2015年首次提出“提速降費”以來,我國先后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流量“漫游”費等,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和移動網絡單位流量平均資費降幅超過95%,企業寬帶和專線單位帶寬平均資費降幅超過了70%,各項降費舉措年均惠及用戶逾10億人次,累計讓利超過7000億元。
“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2022年4月19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如是指出。
數據顯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名用戶已超過10億人,匯聚1萬多項高頻應用標準化服務,各地的省級平臺均設置了“跨省通辦”專區。
截至2021年底,在省級行政許可事項中,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超過50%,網上審批和“零跑動”比例達56.36%,90.5%的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指出,我國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全球排名提升至第9位,“掌上辦”“指尖辦”已成為各地政務服務標配,“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取得積極成效。
“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人們不僅要“用得上、用得起”信息服務,還要“用得好”。
習近平強調,“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近年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行動深入開展。截至2022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組織完成對452家網站和APP的適老化、無障礙化改造和評測,不斷貼近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應用需求,幫助特殊群體共享信息化成果,讓智能生活有溫度、無障礙。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2022年3月上線以來,各類優質數字資源供給不斷擴大,瀏覽量持續增加。截至9月初,總瀏覽量近40億次,總訪客量約6億人次。
2022年,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成。平臺涵蓋支付方式、跨省異地就醫、公共服務、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等14個子系統,有效覆蓋約4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約40萬家定點零售藥店,為13.6億參保人提供優質醫保服務。
網絡的本質在于互聯,信息的價值在于互通。當中國短視頻平臺出現越來越多“三農”博主,老年人熟練地用手機聊天、購物……這一切都是十年來中國努力填平“數字鴻溝”的見證。(完)
相關新聞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