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明年財政政策,如何看“加力提效”?
作者:陳益刊
2023年財政政策走向基本清晰,而這關系著億萬市場主體和老百姓切身利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會議明確,明年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要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下沉,做好基層“三?!??;久裆⒈9べY、保運轉)工作。
從近些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2016年和2019年同樣有財政政策“加力”的表述,這兩年財政赤字率較上一年均由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赤字率提高,赤字規模的增加,使得財政支出規模增加,這正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的體現之一。另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也較上一年明顯增加,這也是“加力”的體現。而財政政策“提效”說法,近些年中央均有強調。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告訴第一財經,明年財政政策基調是“加力提效”,力度和規模置于效果之前,穩增長的意愿強于今年和去年。意味著財政支出力度將更大,赤字規模和專項債總和仍會保持一定強度,進而財政支出保持一定強度,帶動總需求回升。
其實中央在定調今年的財政政策時,也強調了“保證財政支出強度”。根據今年中央和地方預算,今年全年預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為26.71萬億元,同比增長8.4%。從實際預算執行情況來看,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63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相比于今年收入下滑,財政支出保持了一定強度。
羅志恒認為,明年財政政策“加力”并“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是當前和明年經濟形勢的需要,是順應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目標的順勢而為。
“當前主要經濟指標全面下行,三重壓力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的核心矛盾。2023年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部形勢的嚴峻性不亞于今年:外需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房地產風險仍未完全釋放,居民資產負債表仍需修復,第一波疫情高峰短期將沖擊供給和需求,一季度經濟將面臨重大壓力,有必要通過擴張的財政政策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意味著仍會保持較大規模的赤字和專項債規模。”羅志恒說。
赤字率是觀察財政政策力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赤字率越高,赤字規模越大,這釋放了明確積極信號,緩解財政收支矛盾,提振市場信心。近些年財政赤字規??傮w呈現上升勢頭,其中為應對疫情沖擊,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赤字規模達到3.76萬億元的峰值。今年由于動用1.65萬億元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使得赤字規模縮小至3.37萬億元,赤字率降至2.8%。
從目前專家建言來看,,明年財政赤字率會提至3%,甚至略微突破3%。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為,明年財政收支矛盾仍較為突出,而可用結余資金相比往年略顯不足,因此明年財政赤字率可以考慮略微提高,或可按3.1%來安排,接近2021年水平,赤字規?;蜻_4萬億元以上。
羅志恒預計,由于今年收入基數低,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預計達到12.4%左右?;鶞是樾蜗骂A計2023年財政赤字率突破3%提高至3.5%左右。
中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并不計入赤字。近些年新增專項債規??傮w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今年實際發行規模更是首次突破4萬億元。但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債務率接近120%警戒線,專家普遍預計明年專項債規模依然維持在高位,但難以保持較快增長。目前一些分析師預計明年新增專項債規??赡茉?.6萬億元至4萬億元左右。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了財政可持續性。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相比,今年會議未公開提及明年減稅降費。2022年一攬子稅費支持政策力度超過4萬億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與此同時短期也對財政造成一定沖擊,使得今年以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滑。
羅志恒認為,2023年財政支出政策要優先于收入端減稅降費政策,主要是通過支出政策拉動基建擴大總需求,減稅降費宜落實前期政策,不宜再追求減稅降費的規模,而要側重效率和效果,還要考慮對政府財力的負面沖擊。
另外,此次會議還多次強調了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會議稱,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加強金融、地方債務風險防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今年會議強調財政可持續性和地方債務風險防范,要求更高的財政政策效果和多渠道籌措財政資金的能力,考驗財政服務多目標任務的能力?!绷_志恒說。
他表示,財政可持續性是近年來反復強調的,這事關財政空間以及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財政工具箱,事關當代人對子孫后代的責任。要通過多渠道盤活資金、提高支出效率來實現。
羅志恒表示,防范地方政府債務主要是防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近年來隨著減稅降費進行和疫情反復沖擊以及房地產持續下行,地方債務到期和付息壓力疊加,導致地方財政收支形勢矛盾,“三保”問題突出,影響了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進度。有必要通過提高國債規模和占比,再轉移支付給地方,逐步解決地方政府的壓力。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政府債務余額46.55萬億元,政府債務余額與GDP的比重為45.8%,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羅志恒表示,2023年的經濟形勢仍是嚴峻復雜,不確定性較大,對財政政策的要求更高。財政政策既要對沖經濟社會風險,更要確保自身風險可控,兼顧多重目標: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減稅降費和財政可持續性的平衡、短期經濟社會穩定與長期內生增長動力的平衡、民生福利改善與科技強國的平衡。
- 專題:202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