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快遞業“跑”出加速度,“貨暢其流”展現中國經濟蓬勃活力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快遞業四通八達,連接著城鎮與鄉村,連接著企業和消費者。對于我國快遞物流的便捷我們都有切身感受,手機上下個單,馬上就有快遞員上門服務,哪怕是偏遠的小山村,包裹也能準時送達。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這個嶄新紀錄是如何創造的?這個驚人的數字背后,藏著怎樣的故事?今天的《焦點訪談》帶您走進快遞企業,走進鄉村、田野和工廠,看看快遞業的新變化。
冰天雪地的查干湖,熱氣騰騰的冬季捕魚,一派豐收的景象。查干湖每年冬捕總量約為300萬斤,壯觀的冬捕場景,不僅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參觀,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每天訂單就像雪片一樣從全國各地飛來。
順豐速遞松原片區負責人吳帥:“我們快遞公司發運的主要流向集中在京津冀、江浙滬一帶,還有今年新增的新疆、內蒙古、廣東、廣西、云南、四川一帶。我們目前的增長量同比在24%左右,推出了最快6小時達航空時效產品。”
像東北這樣過去受冬季寒冷季節影響十分嚴重的地區,商品物流也很難順暢實現,而現在當日達、次日達,最慢也會隔日達,這種變化是快遞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帶來的結果。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江:“主要快遞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郵政快遞樞紐建設規模擴大,規模以上分揀中心基本上實現了全自動化,綜合運輸效能明顯提升,行業擁有快遞專用貨機超過200架,高鐵運輸快遞常態化運行,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無縫銜接。現在(平均)每天每個家庭至少要收寄一件快遞,是現代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目前,快遞業擁有的專業物流園區已經有400多個,分撥中心近3000個,營業網點41.3萬處,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的網絡,助力“物暢其流”加速落地。快遞業高速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物流網絡不斷下沉到偏遠地區、偏遠鄉村。
新疆距離內地路途遙遠。這兩年,隨著中轉集運倉在各地市的設立,末端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寄遞成本開始大幅降低、配送時效不斷提高,也帶動了新疆偏遠地區農產品的銷售不斷提升。
隨著快遞服務不斷下沉,有力地幫助了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與內地市場的銜接。2024年,中部、西部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0%和35%,成為支撐快遞規模增長的新引擎。
劉江:“近年來,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提出了農村快遞發展相關的任務,促進農村快遞發展也已經納入了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和政策統籌協調機制。各地出臺了農產品寄遞補貼等配套舉措。現在每天超過1億件的快遞在農村網絡運行,農村快遞網絡成為農村物流的重要渠道,在農產品上市的時候,主要快遞企業在產地設置服務站點,開發定制化的包裝和特定產品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減少運輸損耗,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餐桌,形成了跨方式、跨區域共享互認的'一單到底'的高效運行體系。”
隨著快遞業不斷壯大,快遞物流已經變成了商品流通的大動脈,同時也像毛細血管一樣,不僅持續向偏遠地區、偏遠鄉村延伸,甚至還在向一家家企業內部滲透。
江蘇常州的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為很多知名整車廠提供關鍵零部件配套。如此專業的一家生產企業,卻將生產線上下游包括上料、下料、檢測、裝配、清洗、包裝、貼單、裝車、發貨等很多環節的生產流程交給了物流企業負責。
賀爾碧格閥業(常州)有限公司生產運營經理嚴政:“在開展合作之前,我們面臨著突出的用工難題,市場需求處于高峰時段時,人手短缺成為制約生產的關鍵因素,訂單的交付壓力巨大;當市場步入需求低谷時,人員冗余的問題又隨之凸顯,既影響了生產效率,又徒增了人力成本。”
在一年的周期里,汽車生產隨著市場需求有波峰也有波谷,所以配件供應也呈現出相應的波峰波谷,這就給企業的長期用工帶來難題。而快遞業在用工方面又具有優勢,所以兩家本不相關的企業嘗試著開展了合作。
過去,快遞企業是從倉庫把貨物拉走就可以,現在是把服務前移。清洗、裝配、包裝、打標這些工作本來就是快遞業的特長,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物流效率。經過培訓的快遞員,在汽車配件企業用工高峰時,就來生產線協助生產,用工低谷時,又被調撥去忙快遞業務。毫不相關的兩家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實現了雙贏。
嚴政:“勞動密集型工種逐步從關鍵工序范疇中剝離,進而集中精力和資源全身心投入到我們所擅長的核心工藝研發、制造和生產環節。”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常州郵政分公司賀爾碧格項目負責人薛浩:“到目前為止,我們總體生產效率提高了50%,每年為企業節省成本超過100萬元,我們服務的個性化差異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一體化服務,加強了企業的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推動了企業的降本增效。”
現在,每天都有5億—6億件快遞在網絡運行,超大的規模帶來了平均成本持續下降,快遞性價比高的比較優勢越來越明顯。服務社會、服務企業,把服務觸角延伸到每一家有需求的企業內部,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服務,這也是快遞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途徑。
劉江:“生產企業可以根據快遞的流量流向數據來安排生產,將快遞網絡打造成制造業的移動倉,減少庫存和流通的成本。在服務汽車、3C電子、生物醫藥、服裝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服務全產業的廣度和深度在持續提升。”
由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這也是快遞行業迅速向傳統生產企業滲透的根本原因。生產企業專注于生產,物流企業專注于優質個性化服務,共同把產業鏈條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過去一年,我國平均每秒產生5400多件快件,快遞最高日處理量達到7.29億件,刷新了歷史紀錄。與此同時,物流企業的觸角也在迅速向海外延伸。
劉江:“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對外投資和對外貿易規模擴大,跨境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深入,提供跨境運輸、清關、倉儲、境外配送等全鏈條服務,支持中國產品賣全球。通過高效可靠的跨境供應鏈方案,解決發貨難、資費高、運輸時限長、結算周期長等難題。”
江蘇一家公司去年海外市場增長比例很高,達到了全年營收的42%。他們生產的平衡車、滑板車、割草機、機器人、全自行車等等產品,很受海外年輕人的歡迎。
良好的售后服務、快捷的物流時效是企業提高品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走出國門的物流企業,為國內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中國物流企業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世界各地。目前,我國已建成海外倉超過2500個,2024年,我國國際和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增速達到了25%,這些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海外倉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為中國產品開辟了“出海”新路徑,也把更優質的服務帶到了海外,助力中國的中小企業不斷開拓海外市場。
呂鏜的工廠創辦剛五年,主要生產五金產品。五金產品的特點是品類繁多,但每個品類的數量卻不一定很多。呂鏜的工廠僅出口的產品就有400多種。
浙江省金華市大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鏜:“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售后,因為對于我們這種小工廠來說,沒有實力派售后團隊駐在海外各國,但是我們需要直接面對最終端的客戶、C端的客戶,因為我們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配不同的組合。”
貨量少、還需要在海外開展售后服務,這對一個小企業來說,難度很大。在浙江,有類似需求的小企業還有很多。同樣是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呂鏜的五金產品只要在工廠裝車,后續的報關、拼柜、運輸、倉儲、配送等事情就不用自己再操心了,在國外,快遞企業會把每一家小企業的貨物安置妥當,甚至還包括很多增值服務也很到位。
中國郵政浙江省金華市分公司海外倉負責人趙祥:“我們可以給客戶提供倉儲服務以及配送服務,還有退換貨服務。通過提供海外倉服務,為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優化了庫存管理,最重要是提供他們的品牌影響力,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
現在,中國頭部快遞企業都已成功上市,2家快遞企業進入世界500強,7家快遞企業進入中國500強,已經形成頗具競爭力的品牌企業集群。從2013年的92億件快遞業務量到2024年的1700億件,這不僅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更凝聚了快遞行業創新、技術進步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從2013年的92億件到2024年的1700億件,中國快遞業經歷了跨越式發展。今天的中國快遞業,已基本建成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全球的快遞服務網絡,承載著大規模、高頻次、廣地域的實物流通。未來,隨著市場需求持續釋放、物流網絡更加健全,中國快遞還將不斷站上新高度,跑出中國快遞特有的“速度與激情”。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9日 10:27:26
- 2025年04月09日 10:23:26
- 2025年04月09日 10:11:57
- 2025年04月09日 10:06:27
- 2025年04月09日 08: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