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破解低空經濟“人才荒”難題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朱瑩 盧夢夢)“低空經濟”已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從藍圖到實景,全國兩會期間,著眼破解低空經濟“人才荒”難題,多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當飛行器與摩天樓共享天際線,數據流與航空器實時交互,從無人機物流到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經濟產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中國無人機經營性企業已超過1.7萬家,低空經濟市場規模超過6700億元。

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背后隱藏著巨大的人才缺口。據業內數據統計,無人機飛手缺口已達100萬左右。多位代表委員認為,競逐低空經濟,要打通供需兩端,加大通用航空相關專業教育投入,建立低空經濟人才支撐體系。
“以通用航空、低空經濟為新增長點的航空產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大量各類飛行器保障、裝配、操作及場景應用技術技能人才。”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江西省委會副主委,中國職教學會副會長張玉清認為,將航空產業發展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優先列入“十五五”規劃及“十五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勢在必行。
“規模化培養高素質航空技術技能人才,依托于高水平航空職業教育。”張玉清建議,以產教融合為發展路徑,以校企合作為辦學模式,以工學結合為育人方式,推動形成與產業發展相適配的航空職業教育布局體系。
江西是中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江西飛行學院院長龍國英認為,打通供需兩端,使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
龍國英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透露,作為全國第一所由地方政府主辦的飛行院校,江西飛行學院正在申報新增飛行器適航技術、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等10個新專業,加速低空經濟相關人才培養布局。
低空經濟正從“概念藍圖”邁向“現實圖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江西撫州分公司“宗強班”班長宗強建議,要加大對通用航空相關專業教育的投入,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實踐教學,吸引國內外高層次通用航空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宗強還談到了通信、導航、監視設施建設問題,他建議,采用先進通信、導航和監視技術,構建覆蓋全面、性能可靠的低空通信導航監視系統,實現對低空空域的全天候、全時段有效監控,保障飛行安全。(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