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隆德:全鏈發力 中藥材產業迎來新發展機遇
中新網銀川3月8日電 (記者 李佩珊)三月的六盤山腳下寒意未減。走進位于寧夏固原市隆德縣山河鄉王莊村的六盤山藥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藥材大棚,藥苗卻綠意盎然,長勢喜人。智能溫室里,現代化的設備精準調控著溫度、濕度,讓當地中藥材種植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成功突破了中藥材種植的季節性限制。

隆德縣地處六盤山腹地,氣候多樣,生態適宜,境內自然分布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3個區系的90科618種藥用植物,是六盤山區道地中藥材的主產區,素有“高原綠島、天然藥庫”的稱號。

依托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等優勢,隆德縣近年來以“千年古縣·文化隆德·康養福地”為發展目標,不斷優化中藥材產業布局,做大產業規模,推進中藥材由耕地種植向林地間作轉變。目前,已建成以黃芪、黃芩、板藍根、金蓮花為主栽品種的千畝規范化示范基地7個,以黃芪、黨參、黃芩育苗為主栽品種的百畝標準化育苗示范基地5個,柴胡、秦艽為主的千畝林藥間作基地10個,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了30萬畝。如今,通過四季種植技術的應用,這些藥材的供應周期得到大幅延長,市場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藥材種得好,還得賣得好。為延長中藥材產業鏈,隆德縣在標準化種植、特色品牌培育、康養文創產品研發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推動中藥材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發展,引進多家中醫藥制造企業,扶持培育中藥材種植、加工、營銷企業28家,形成以初加工為基礎、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加工為主體、中藥保健品加工為補充的中藥材加工鏈。
同時,借助閩寧協作“東風”,隆德縣與廈門大學、福建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牽手”,在藥食同源養生保健產品研發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先后開發黃芪代用茶、黃芪露酒、黃芪固體飲料、黃芪調味料等新產品10余種,讓中藥材產業由“單打獨斗”到“抱團取暖”。
在推廣針灸、艾灸、督脈灸、按摩等中醫適宜技術的同時,藥材基地還研制出具有隆德特色的香牌、手串、香囊等康養文創產品,讓中藥材以各種形式走進千家萬戶。
最近,以“閩寧同行·隆德有禮”為主題的寧夏“六特”暨隆德縣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會在福州市閩侯縣侯官古街舉行,隆德縣同時開展了特色產品展銷及招商推介。其中,中藥材香牌、手串、香囊等康養文創產品深受福州市民喜愛,簽下了許多訂單。
隆德縣中藥材種植的成功實踐,也為全國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隆德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傾力打造“入城聞藥香、街市品藥食、四季有藥花、全域見藥材”的六盤山道地中藥材特色小鎮,讓“千年古縣·文化隆德·康養福地”的品牌愈加響亮。(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