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筆“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碳匯貸”在江蘇東臺落地
中新網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夏賓)中新網記者20日了解,全國首筆“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碳匯貸”在江蘇省鹽城東臺市成功落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東臺市支行向東臺市條子泥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發放貸款2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用于條子泥景區底棲生物種苗的購買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日常支出。
該筆“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碳匯貸”,以濱海濕地碳匯為嵌入點,將灘涂下蘊含的碳匯權益作為增信手段,有效地解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融資抵押物不足的難題,開辟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綠色金融新路徑。
條子泥濕地,因其港汊形似條狀而得名,是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的核心區域,擁有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淤泥質潮間帶灘涂濕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使其成了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每年吸引著數百萬只鳥類前來覓食、停歇、繁衍。
曾經,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條子泥濕地的生態環境面臨著諸多挑戰,過度捕撈、圍墾養殖等行為,導致濕地面積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
近年來,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條子泥濕地的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生物多樣性持續增長。然而,條子泥濕地的生態保護工作也面臨諸多困難,生態保護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融資過程中常常因為抵押物不足而“擱淺”。
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東臺監管支局主導并全程推動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東臺市支行積極充當金融“碳”路先鋒,先行先試。
據黃海金控集團黃海濕地研究院公司測算,該地帶每年“貝類等底棲生物沉積物碳儲量”“貝類貝殼碳儲量”“貝類軟體組織碳儲量”等碳匯二氧化碳當量共計12504.14噸,按照近期CCER交易均價100元/噸計算,地帶碳匯價格為1250414元。
東臺市條子泥景區管理有限公司以條子泥光灘地帶碳匯二氧化碳當量市場價作為補充質押,成功地將碳匯價值轉化為抵押品,解決了公司急需的資金困難。(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7日 16:05:26
- 2025年04月07日 15:02:04
- 2025年04月07日 12:08:43
- 2025年04月07日 11:19:52
- 2025年04月07日 1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