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密集訪華,為中國市場投“信任票”
春暖花開之際,外企高管掀起新一波訪華潮。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相繼召開,從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到海南博鰲小鎮,處處可見外企高管們忙碌穿梭的身影。

外企高管訪華潮幾乎年年上演,但今年有新看點。
這波訪華潮,“含新量”很高。
“我每天都會用DeepSeek。”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對三里河表示,自己還看了《哪吒2》,“很有趣”。
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高通公司總裁安蒙、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等也在不同場合提及DeepSeek。
中國創新成為訪華潮中的高頻詞。各類交流場合中,中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被頻繁提及。
中國正加速從世界工廠轉型為創新高地,這種變化被高管們敏銳捕捉。
戴璞認為,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亞洲企業正在多個技術領域建立全球領導地位。法國達能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盛睿安表示,中國不僅是重要的市場,更代表著全球頂尖的創新生態。
中國創新已成為跨國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力。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一份對百余名跨國企業高管的調研報告稱,展望未來,一半企業預計中國創新生態系統對其全球戰略的重要性會進一步提升。
這波訪華潮,合作成果更多。
除了表達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外,跨國企業用實際行動展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阿斯利康宣布在北京投資近200億元,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寶馬集團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加速AI大模型“上車”。蘋果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贈3000萬元,支持編程教育。
加碼中國成為更多跨國企業的選擇。
近期,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調查問卷顯示,有58%的會員企業將在今年增加或者保持在華投資的規模。中國美國商會也發布報告顯示,有53%的受訪美資企業預計在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
今年1月,英國、韓國、荷蘭對華投資增324%、104%、76%。這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吸引著全球資本紛至沓來。
這波訪華潮,處于中國資產被重估之際。
過去一個月,匯豐銀行、澳新銀行和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分別從此前預計的4.5%、4.3%和4.2%上調至4.8%、4.8%和4.7%。
當下全球經濟碎片化加劇,不確定因素叢生,個別國家肆意加征關稅,但中國選擇用擴大開放的確定性為世界提供穩定錨。
日前發布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20條措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大力鼓勵外商投資,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
這波訪華潮,釋放出諸多積極信號。
其一,中國依舊是全球投資的熱土,在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盡管全球化逆風不斷,但合作共贏依然是主流,脫鉤斷鏈不得人心。
其三,中國持續推進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開花結果,為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全球經濟承壓之際,外企高管密集訪華是一場雙向奔赴,既印證中國創新活力與開放決心,也展現中國經濟之于世界的意義。
(“三里河”工作室)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2日 09:11:29
- 2025年04月01日 17:48:16
- 2025年04月01日 17:47:40
- 2025年04月01日 14:51:53
- 2025年04月01日 13: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