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將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權運營管理辦法
中新網4月2日電 國新辦4月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會上表示,將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權運營管理辦法,依法依規向信用服務機構開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場,發展壯大信用經濟。
李春臨表示,信用信息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基礎,沒有數據的支撐,信用的各項應用場景就難以落地。信用能不能發揮作用,關鍵看信用信息能不能用好、用準、用到位。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大力推進信用信息共享應用,牽頭建立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經橫向對接46個部門,縱向聯通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形成全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一張網。這個目的就是為了聯通信息孤島,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從三方面持續推進信用信息開發利用:
首先,夯實歸集共享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調研中了解到,對于一些應用價值較高的數據,重復歸集的問題時有發生,加重了數源單位負擔,浪費了大量資源,降低了效率,還會影響數據聚合效應的發揮。針對這一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統一歸集各領域信用信息,開展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質效評估,提升信息共享水平。
其次,加大數據治理力度。由于數據標準不同、字段不完整、更新頻率不統一、共享方式不一致等原因,簡單歸集的數據往往并不好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著力加強數據的源頭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標準體系,建立不同的數據主題庫,精準滿足不同需求,提高數據使用便利性。
最后,有序推動數據開放流通。數據流動起來,才能最大程度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根據需求向部門和地方共享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大力推動區域間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評價互認和信用獎懲協同,支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另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權運營管理辦法,依法依規向信用服務機構開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場,發展壯大信用經濟。
此外,企業“走出去”和外資企業“引進來”時,都迫切需要了解交易對手方的信用狀況,這就對信用信息跨境流通提出了要求。粵港澳大灣區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比如,珠海市建立了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務平臺,聚焦三地企業跨境市場開拓、風險管控、貿易融資等實際需求,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跨境信用服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及時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有序推動信用產品跨境互認,有效支撐高水平對外開放。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