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手記
明史專家、《百家講壇》新主講商傳教授,24日來漢縱論永樂大帝,演講前見到這位《百家講壇》最帥的主講人,果然英俊儒雅、氣度不凡,看不出是65歲的老漢。而他自己笑稱:“我都65歲了,哪里還談得上帥不帥啊!”
商教授出身于明史世家,他與父親商鴻逵都是著名明史學家,又師事著名史學家謝國楨。談到明史,他幽默坦陳,永樂大帝是一條道走到黑的人,雖然偏愛研究對象永樂大帝,但他不喜歡這個人,因為永樂殺了很多無辜的人包括無縛雞之力的宮女。
一個半小時的交流,商傳從容不迫,娓娓道來,隨和與謙遜中,不乏史學家的嚴謹與文學家的重情。
1、欄目組三顧茅廬
記:聽說《百家講壇》三顧茅廬,才請動您這位“明史諸葛亮”出山?
商:最早《百家講壇》欄目組來找我,因為閻崇年老師他們推薦,但我沒有那么規矩地給人家上過課,心里沒有底,就說算了。再找我時,易中天已經很火,那種講法我講不了,又推掉了。最后編輯找到我說不講就到我家支上攝像機,當時談,當時拍,回去就發樣片,這樣我就騎上虎背了。講完那天,那個放松啊,覺得簡直是輕松極了。(笑)
2、易中天的三國很有個性
記:為什么說自己比不上易中天和閻崇年等?
商:我比不上他們,他們都是學校老師,講課非常自如,我做不到。
易中天、閻崇年和王立群他們各有特色,閻崇年老師做學問很嚴謹,他在《百家講壇》現場講課時,底下聽得有人都快要睡著了,但他講的內容很精彩,播出來大家都很關注。易中天老師口才出眾,他講三國那是易中天的三國,個性十足,我覺得這是最可貴的。我們常講,歷史都是當代史,做歷史都是做寫作者的歷史,可是實際上我們都沒做出來,他做出來了。
3 講皇帝收視率就高
記:《百家講壇》邀請您講朱元璋,您會去講他或明朝其他皇帝嗎?怎么總是圍著皇帝轉?
商:朱棣都講了,能不講朱元璋嗎?但講法不一樣,朱元璋婦孺皆知,就不能再去介紹他的故事,要解讀他。從和尚當了皇帝,為什么只有他?他是從農民當上皇帝的,沒有憑借任何其他身份,那為什么就是他呢?說他殺功臣殺得很厲害,為什么?要一個一個解讀下去就有意思了。
我把歷史所師輩朋友們也提到的“總圍著皇帝轉”這個意見講給電視臺的人聽,他們說講一個皇帝和一個不是皇帝的人物,收視率根本不能比,一講皇帝收視率就上去了,一講別的收視率就下來了。
4 父親教我做人 老師教我治學
記:您父親商鴻逵是著名史學家,父親離開您27年了,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對您做人與做學問什么影響?
商:我父親是一個中國典型的近世知識分子,生平低調、平和,曾被清華校門的門衛誤以為是北大的門衛。他的為人讓我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普通人,跟周圍的人都很容易融合在一起。真正對我一生治學產生影響的人不是我父親,是我高中的班主任、大學的系主任寧可老師,和讀研究生的導師謝國楨先生。謝國楨先生很了不得,他讀研究生的導師是梁啟超,所以我們應該受到了中國最好的這樣一種師承的史學傳統的教育。
談明史熱 我頂當年明月
記:一名27歲的年輕人當年明月“膽敢”重寫接近300年的明朝興亡史,對當年明月的熱暢書《明朝那些事兒》你有什么看法?
商:《明朝那些事兒》寫得很好。現在網絡時興叫踩或頂,我是頂的。第一、很不容易。他不是專業人員,他能把這段歷史寫出來,難度很大;第二、他不是亂寫的。他是看了很多書,看了很多現代人的研究成果他才寫的。第三、尤其有意思的是,他用現代的筆法寫明朝的那些事,大家很容易接受,這一點他還是有創造的。當然《明朝那些事兒》不能作為明朝的歷史去讀,它是歷史故事。但是,他讓大家喜歡、關心、想看、想了解明朝的那些事了,就是有貢獻的,我不希望當年明月將來成為一個歷史研究者,到那個時候可能出來一個三流的史學家,卻少了一個一流的暢銷書寫手。
記:繼清史熱后,明史熱正在升溫,但有些人認為明史熱不過是文化泡沫?
商:我不懂什么叫文化泡沫。我覺得現在還不是真正的明史熱,不過比以前稍微熱一點。以前的明史在歷史學里相對弱勢,明史研究重要代表人物就是吳晗先生。明史很有意思,它有專制主義和官僚體制的重大課題,黨爭,農民戰爭,宦官問題,所有中國歷史上能夠集中表現的重大歷史題目,全都在這個時候凸顯出來了。研究這段歷史,有一定的難度,闡述這段歷史更有難度。吳晗先生不就是海瑞罵皇帝,最后招致殺身之禍嘛。明朝的歷史,如果放開了,什么都不顧及去寫它,大家一定會很關注。可過去它太敏感了。我覺得明史熱再熱也熱不過現實生活吧!也熱不過房地產吧!
談永樂大帝 成就:與太祖共同奠定有明一代
記:永樂大帝朱棣一生充滿疑團,您有一些顛覆性的翻案解讀,說他確實有雄才大略卻一生多舛,何以見得?
商:他的雄才大略還用說嗎?他以一個藩王起兵奪得天下,奠定有明一代的制度。有明一代276年,后面除了開國以外的制度,都是從他這時候奠定的。所以他的后世子孫不叫他太宗,叫明成祖。太祖是開國的,成祖是成就了開國的;一個開創,一個完成,他們兩個人合作完成了有明一代歷史的奠基。他做的這些大事,哪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開設奴兒干都司,今天我們去俄羅斯的海參葳,那都是他設奴兒干都司地方。中國歷史真正能有這么大的一個局面,還是明朝。
記:朱棣只是一個藩王,他為何能夠以單薄的八百兵力奪取皇位呢?
商:朱棣很有心計,他很重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很多將領都擁護他,所以他起兵時雖然人少,等到他從靈王那兒得到了大量的軍隊,他的力量應該說比朝廷要強大。
記: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才有了今天的故宮,他為什么要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
商:主要為了國家的統一,當時構成明朝最主要的不穩定的因素是北方的蒙古。朱棣要想解決國家的穩定問題,他首先要穩定北方,如果國都在南京,就鞭長莫及。
記:朱棣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馬皇后,而是碽氏,有母不能認這是人間悲劇,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果你是皇位合法繼承人,你就會認母親,如果你不是合法繼承人,你就不會認母親。朱棣不是合法的。
情感世界:他也是活生生的人
記:朱棣殘暴暴戾,也是個至情皇帝。他生命中的兩個奇女子都與大明開國功臣徐達有關,愛上徐達兩個女兒,徐皇后及小姨子徐妙錦和他有什么糾葛?
商:他跟徐皇后結婚的時候,他性功能沒事,生了好多孩子,得病是后來的事。老朱家和老徐家關系實在太不一般,一起放牛,一起打天下,雖然一個為臣,一個為君,但是兩家高干子女在一起,那是你我不分的。后來一家分成兩派了,大女兒、小女兒一個支持朱棣,一個支持建文帝,斗得很激烈。徐皇后死了以后,朱棣就想娶小姨子,可小姨子不愿意,人家恨他,人家是幫建文帝。人家對建文帝說:你怕他什么?他有什么了不起的,讓他進來,你就坐在這兒等他,我看他敢把你怎么樣了。這個女子厲害不厲害。可朱棣就想娶她,她就死活不嫁。朱棣說:你不嫁給我看誰敢娶你。人家說我根本就沒想嫁人,我想出家當尼姑,也就出家當尼姑了。所以后來有個傳說,說朱棣最喜歡的權妃七分似小姨子。他也是活生生的人吶,你說是不是?
記:在我們印象中,明朝應是封建王朝開始衰敗走下坡路了,而您認為明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商:明朝初年當然是最強大的,朱棣的時代,誰能跟他打仗啊?明朝中葉以后,它也沒有衰敗嘛,誰能跟它打仗?那時明朝軍隊的腐敗、無能、混亂已經體現出來,但跟日本人在朝鮮打,援朝抗倭戰爭。豐臣秀吉的氣勢侵略性很強,還是被明朝人打敗了。這時的明朝是強大還是衰弱呢?甚至明朝滅亡,清軍都入關了,鄭芝龍的海船還打敗荷蘭人。
所以晚明這個歷史時段,說它腐朽、說它很差、很混亂都準確,它腐朽的是什么呢?是舊的政治體制、是舊的官僚體制。差的是舊的軍事體制、舊的軍事編制。可是也有很多新的東西。比如長途販運貨物,沿途收過路費,收到最后一車貨物不抵過路費了,運輸的人索性一把火把貨燒了。這個極端的例子就能夠上邸報,能夠進入新聞,就讓所有的人都能知道,然后批評朝廷這種設關卡收過路費的舉措。你說它進步不進步呢?它很進步。所以晚明是一個新和舊、變和保、好和壞全交織在一起的一個時代。令人遺憾的是什么呢?就是它出現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就是沒辦法改造自己。如果它要想改變,就要自己殺掉自己,自己不可能殺掉自己的,所以明朝改變不了,它最后走進了一條死胡同。李自成站出來,把它推翻,讓它滅亡了。這時明朝人才明白,這么強大的國家也可以在頃刻間瓦解,天崩地坼。這就是晚明的歷史,非常悲哀。
晚明人的思想很先進,他們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接受,像西方當時流行的東西,他們馬上就接受。他們的宴席上如果沒有海外的進口食品,就覺得不夠檔次。他們流行風氣很濃,一個流行歌曲能唱遍大江南北;它是一個流行速度非常快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個性追求,標新立異。穿衣服要新奇,家一定要講排場,前邊要有大廳,廳一定要雕花。
利瑪竇說:中國是強國,他們的穿衣吃飯都跟我們一樣。跟他一起來的傳教士說:我們國家可沒有這么富足,它的集市在歐洲根本不可能見到,那么繁榮。這就是明朝人。但他們還是失敗了,我們今天應該接受這個歷史教訓。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給明朝一個評價,說它強大或者不夠強大,說它廉政或者腐敗。如果像這樣一言以蔽之的去評價明帝國是很困難的,我們要具體分析。
記:歷史屬于人文學科,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人文學科不那么實用了,因而也不那么賺錢,您怎么看待?
商:歷史學在中國傳統上是一個顯學,到今天為止,我們中華民族重視歷史的傳統并沒有完全丟棄。要想滅掉一個民族,首先要滅掉它的歷史。那么多國家修改教科書,目的不就是要改變現實么?所以歷史很重要,這是一個文化傳承,我們不能丟棄。但它跟別的學科不一樣,最終就是這么點兒人去做就夠了,不需要大多數的人去做。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