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紅感恩《紅樓夢》。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媒體對我一直都是很保護的,沒有對我刻薄過,這是第一次。所以覺得有點委屈。
拍完后細想想,《紅樓夢》都能拍,其他題材,比起《紅樓夢》那就簡單了,就‘一覽眾山小’了。
我只是希望觀眾能用一顆平常心,一種平靜、輕松的心態看這部電視劇,如果不合你的口味,你也可以選擇不看。
■ 采訪者 解璽璋
■ 受訪者 李少紅
新版《紅樓夢》播出以來,李少紅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煉獄般的磨煉與考驗。盡管她在接拍《紅樓夢》時就已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劈頭蓋臉的批評甚至謾罵,還是打得她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那時我曾約她見過一面,她有些疲憊又有些無奈地說:“你們再不出來說話,我快要挺不住了!彼f的“你們”,指的就是那些掛著“顧問”身份的紅學家。那時,她獨自一人面對整個輿論。我說,是不是有一種被人架在火上烤的感覺?她苦笑一下,說已經烤得“外焦里嫩”了。
北京電視臺播出前夕,我們再次約了見面?此@些天一路走來,又是辯白,又是解釋,忙得不可開交,我說,看你像個救火隊員,現在是不是后悔了?對你來說,選擇接拍《紅樓夢》,究竟得的多,還是失的多呢?
■我覺得還是得的多吧。失呢,對我來講,就是挨點罵。姜文也跟我講,姐姐,你就是一直太順了。你拍戲從沒缺過錢,我部部戲缺錢。你也從沒被人罵過,拍的戲人人都說好,都追捧,都有收視率,所以覺得天大的委屈。想想也是這樣,以前真的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包括當年《血色清晨》被斃了,也還有那么多人關心你,反而感到一種溫暖。那么多電影節也幫忙,斃了兩年還給獎,那點委屈早就沒有了,除了溫暖,沒有委屈了。說句實在話,媒體對我一直都是很保護的,沒有對我刻薄過,這是第一次。所以覺得有點委屈。要說失也就是這些,得還是多。幾次失之交臂,但機會最后還是失而復得,能拍《紅樓夢》,在人生經歷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機會。你這家伙,老不干,老不干,最后還是落在你的頭上,不干還追著你,人家會覺得,你命太好了,不卒瓦(cèi)你卒瓦誰呀。這事就看你怎么理解,你要這樣理解,我看就是得多了。另外,拍完后細想想,《紅樓夢》都能拍,我真是覺得,其他題材,比起《紅樓夢》那就簡單了,就“一覽眾山小”了。
■也可能“高處不勝寒”呀,如果不是《紅樓夢》,恐怕不會有這么多批評吧?你覺得這些批評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我們總結下來,有三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前一階段的批評“亂象”。一個是紅學界內部的學術爭論,延伸到大眾媒體上來了。都是紅學家,他們的意見都被看作是整個紅學界的意見,但觀點大相徑庭,分歧很大,老百姓分不清其中的差別,我們也搞不清楚,卻影響到觀眾對電視劇的判斷。有位觀眾就因為聽信了某些紅學家的否定性意見,在采訪中對記者表示,絕不看這種“爛片”。再一個就是前期選秀留下的積怨,它一時找不到出口,既然你李少紅出來當英雄,那就卒瓦你唄,是你的不是你的,一盆臟水,都扣你腦袋上了。還有一個就是網絡,我真覺得,網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今天的網絡已經不是個單純的媒體平臺,它已進入商業層次,因為網絡也買了獨播權呀,網絡變成了買家,這個媒體就變成營銷平臺了,就不是客觀的媒體平臺了。像所謂《人民日報》的那個帖子,在百度“新版紅樓夢吧”置頂一個月,第一條,誰干的?吧主呀,這還用說嗎?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從6月22日地面頻道開播,到8月中旬,平面媒體發表的文章,說好說壞,一半一半;但是網絡,一邊倒,全是罵。這幾種原因造成了一次媒體集體無意識的“謀殺”,差一點要了這個戲的命。
■聽你這么說,關于新版《紅樓夢》的爭論,非藝術的因素很多啊,甚至主要是非藝術的因素。就你所聞所見,這些意見或不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反應?
■首先是版本問題,這確實是一個焦點,因為,新版和87版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后四十回用了程本。一些不主張程本的紅學家便很有意見,甚至也有“專家”說我們“篡改”。結果我一看,篡改了什么呢?篡改的就是87版。這樣說其實是把觀眾弄亂了。
■學術問題確實不應該和藝術問題混為一談。87版采取否定后四十回的態度,未必就是可取的。而且,電視劇觀眾未必關心這樣的爭論。
■再有就是釵肥黛瘦的問題,這個其實也和87版有關,前面的這個瘦了,你也必須瘦,變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道理。還有版本里的描述,它是文學語言,你不能說“面如銀盤”就一定是臉大而胖吧?銀盤是指面積?還是色澤?還是它的精致度?還有寶玉“面如滿月”,是指飽滿?還是指臉圓?文學描述都不是一個量化的概念,看你從什么角度上去理解。藝術創作只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覺得應該釵肥黛瘦,我們也理解。但也有人喜歡圓潤的黛玉呀,認為圓潤是一種東方的古典美,比枯瘦更有美感。否則,怎么會因為美的毀滅而感到痛心。還有一個就是表演的問題,這個問題本應是個藝術的問題,大家對選秀有很多誤解,把這些孩子都歸到選秀去了。實際上,這些孩子是分成兩撥的,一撥是選秀,一撥不是。小的都不是,大的才是。于是批評他們的表演太稚嫩。這個歲數表演稚嫩是肯定的。這個年齡的孩子本身就是稚嫩的,要的就是他的稚嫩,而不是裝稚嫩,演的就是花季少年,懵懂的愛情。把這些孩子弄得特老成,跟小大人似的,這也不對呀。
■ 據你看,不管是網友也好,還是人們寫的文章也好,他們提出的這些意見和問題,你覺得有價值的有哪些?
■有價值的問題,一個還是前面所說的版本問題,再一個就是拍攝中的取舍問題,有些都是可以商榷的。因為篇幅有限,50集是事先確定下來的,沒有辦法擴張,所有內容都要擠在這個空間里,怎么辦?刪唄。所以,取舍就顯得特別難。紅學家那一關過了以后,當時的量,起碼拍68集,才能把紅學家認為該拍的都拍了。他們已經下不了手,我說,那我只能下手砍了。我就又列了一個單子,從戲劇節奏上考慮,建議哪些戲可以拿掉。但基本都是二三線的戲,不是一線的戲。涉及一線人物的戲也有,比如賈寶玉的《姽嫿(guǐ huà)詞》與《芙蓉女兒誄(lěi)》。這兩筆都很重,但從電視劇的角度,《芙蓉女兒誄》可能更形象一點,它還有放河燈的場面,最后還打點兒打在黛玉身上;而《姽嫿詞》文學成分更強,視覺成分比較弱,我們都拍了,我也舍不得拿掉,賈政好不容易贊揚寶玉一回,這在一百二十回里是很難得的,演員演得也挺好,但確實裝不進去。掂量來掂量去,最后還是把《姽嫿詞》拿掉了,電視劇還是從視覺角度考慮的多一些,只能二選一。
■大家期待已久的新版《紅樓夢》終于在北京電視臺開播了,你還想和觀眾說點什么嗎?
■我只是希望觀眾能用一顆平常心,一種平靜、輕松的心態看這部電視劇,如果不合你的口味,你也可以選擇不看。它只是一部電視劇,不是別的什么。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